国产精品丝袜久久久久久不卡_日本一区二区精品_丝袜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久久久少妇高潮久久久久_欧美日韩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_日韩久久久久久久久久

普項小說網 > 其他小說 > 世子今天跑路了嗎 > 【正文完】
    第120章 丹砂 陛下,我來向您求親。

    120.

    與之同時,數十里外,南郊村莊。

    蒼術與艾葉苦澀的氣味中,灰袍僧人遙望著天際幽藍的色彩,緩緩撥動了腕上的佛珠。

    “那是什么動靜?”天冬一臉駭然。

    金光破曉,彷佛一道利箭將幽謐的藍色撕成兩爿。

    灰袍僧人低聲道:“是大宗師。”

    村莊前,他伸出手,彷佛蒲公英一樣的種子在掌心中一聚一散,將要飄落的剎那,又被他握在了掌心之中。

    天冬不解,還要再問,然而僧人已經起身。幾乎是轉瞬之間,便消失在了村道盡頭……

    建康宮,式干殿。

    水波一樣的結界轟然散開,被萬千金光劈得粉碎。李觀海毫不猶豫,腳尖輕點,登時間便要轉身。

    他正是要趁著這短暫的瞬間——

    趁著寧離還沒有將宮城大陣徹底發動的時候,離開建康宮。

    無論如何,他不能身陷在“山河永固,天地皆春”之中,那簡直與把頭顱伸到劍鋒下沒什么兩樣。

    風聲呼嘯,銅鈴狂響,那急促的震蕩幾乎要席卷上天際。

    入無妄境這么多年以來,李觀海終于又一次感受到了生死的危險。

    繼續留在此處,只會危及自己性命!

    他根本不是世人以為的那種大宗師泰山崩于前而顏色不變的法度,反而是審時度勢、宕機立斷。

    然而身后卻有一道劍風立時追來,清光直上霄練,竟要將他釘在原地。

    李觀海陡然開口:

    “滄浪!”

    那彷佛是對著虛空間呼喚,根本不知他這一聲是在喚誰。就在那一剎間他掌中憑空出現了一把墨色的長劍,寒鯊皮的劍鞘迎上劍光。

    ——錚!

    墨色的鯊皮竟被削飛了小片,露出其下半寸雪亮的劍芒。

    李觀海猝然轉身,森然道:“真以為我怕你不成?”

    寧離神色不變,喝道:“那你躲什么!”

    宮墻殿宇彷佛都在震動,朱碧琉璃瓦紛紛打下,滄浪之水終于出鞘,雪亮劍芒倒轉。

    電光火石之間,兩人過了百余招,每一下都蕩起滾滾煙塵,沖上九霄云層。

    海上潮生的天象破滅之后,建鄴城上空,亮得如同煌煌白晝,連續的格擋間,李觀海心中大寒。寧離根本不是他以為的那種絕境時突破,他原來便是東君!一招一式全然不似個初初突破的菜鳥,三年前他便與波羅覺慧對戰過!

    此時此刻,宮城之中一片嘩然。臣子、侍衛、武者……無數人在低處看著這一場驚變,錯愕而不敢信。

    那縱橫的勁氣激得人幾乎要作嘔,當即便有身體不支者昏迷,然而更有些人躍躍欲試,目睹這一場劍光,甚至想更近一步。

    無妄境。

    那可是兩個活生生的大宗師!

    天下間哪里還有這般機緣,讓他們親眼見證兩位大宗師之間的較量?

    只要能感悟到一分半點……

    朝聞道,夕死可矣!。

    那每一下簡直是有摧天坼地的力量,兩道身影一者如墨一者丹砂,在天象俱碎之后宛如凡人一般打斗,嘶嘯的風聲幾乎要將人的耳膜刺破。

    煙塵被寒風驟然卷散,只見朱色的衣踞迎風飛揚,而在他身前數步,墨色猶如一道電光。

    “讓開!”寧離忽然一聲厲喝。

    那一團墨色直奔臉門,薛定襄頓時心道不好,然而他腳步似被無形氣機盯住無法動,下一刻,金光勁氣后發先至,將他重重打飛。

    轟然一聲,薛定襄撞上遠處宮墻,五臟六腑一陣劇痛。

    在他眼前數寸,劍光流轉,逼迫得那一團墨色不得不止步。

    少年嗓音一片冷然:“你堂堂一位大宗師,竟然也做這般要挾人質的卑劣行徑?”

    他踏在朱檐之上,丹衣云裳,半邊側臉明秀而冰冷,漫天的金光在身后凝結做虛幻的影,彷佛神話傳聞中執劍下凡、裁決塵世的仙人。

    劍光輝煥而明爛。

    劍曰“朱明”,人為“東君”。

    白帝城主的評語,赫然在所有人腦中浮現。

    至于此時,李觀海仍不曾受傷。然而他望著宮檐上修韌挺拔的身影,恍惚間竟似見到了另一個人。

    那雙漆黑的瞳眸中照映著虛幻的踆烏,與一點閃爍而不滅的血光。他從寧離眼中看到了無可辯駁的殺意——

    李觀海已經老了。

    年歲漸長,已非意氣風發少年時,在蓬壺自我幽閉的日日夜夜里,他自審著修為,因為昔年那一敗而愈發執著,纏繞于神,終成心魔。他開始惜命,因為他并非未嘗敗績,他曾經被一個與他名字相似的年輕人打碎過驕傲。

    而寧離并不曾。他的驕傲與生俱來,平生不曾動搖半分,壓制許久的修為在至暗時刻終于重回無妄,那幾可以說得是水到渠成。

    人、氣、神,三者合一,終于在此時加持到極致——

    劍光相交,猶如雷鳴一般,拉出數道雪亮鋒芒。

    ——錚!

    ——錚錚!

    震耳欲聾的相撞,眼花繚亂的騰挪,那兩把絕世神兵被催發到了極致,天象乍變,半爿幽藍,半爿金光。

    然而那金色的光輝后發先至,逐漸將幽藍逼至狹仄角落。

    朱明如金烏迫下,攜裹灼人火浪幾欲噬人,卻在千鈞一發之際被滄浪硬生生架住。

    那一瞬時,兩人終于打了個照面。雪亮劍身倒映出寧離冰霜一般的面頰,彷佛沐浴在赤霞與云濤之中。

    他當真是很年輕。

    一個足以令所有武者都能心生悚然的年紀。

    翻覆的一瞬,劍身相錯,滄浪破肉,直直刺到盡處,與之同時,李觀海心窩一涼,朱明洞穿了他的心臟。

    寧離毫不猶豫,任憑左肩被刺穿,真氣覆在劍上,驀地轉動,便要打破李觀海靈臺。劍刃滑過骨骼,只聽見一陣令人毛骨悚然的聲響,然而那一時,李觀海不退不避,臉上陡然現出個詭秘微笑。

    寧離瞳孔驟縮,剎那間反應過來,面容一變!

    自知不敵、李觀海是故意送上氣海、容他刺穿,那打的主意其實是自爆。以他無妄境修為,只怕除卻寧離,在場無一人可以幸免!

    那一下簡直是令人心神皆悚,寧離左掌一抹,淋漓鮮血剎那覆上腰間玉佩。螭龍明潤,四爪間溢出點點光芒,與鮮血并散落地面、滲入深處。

    幾乎是同一時,宮闕樓閣、亭臺池林,一處接一處連綿亮起,炫目的光芒直沖云霄。無數絲線交織錯落,鋪成一張彌天蓋地的巨網,籠罩在建康宮上空。

    山河永固,天地皆春。古老的陣法終于被發動,卻并不用以迎敵,而用以護衛,將所有的氣浪與煙塵都籠罩在自爆產生的那一處。

    煙塵的中央,寧離直面沖擊,倉皇間只來得及護住腹部,頓時經脈肺腑都受劇烈震蕩,剎那間半跪在地。

    宮城已被喚醒,金光連綴成線,寧離驀地張口,陡然咳出一口鮮血。

    他頭腦間一片暈眩,然而右手卻穩得可怕,真氣流轉,將李觀海心臟徹徹底底絞成了齏粉。

    結束了。

    一切都應當終止。

    他親手誅殺了李觀海,上皇再無底牌,此后不會再有人攪局。

    ——當啷!

    一寸寸將滄浪拔出,頓時鮮血源源不斷,浸透了衣袍。

    該是要慶幸自己穿著紅衣罷?這樣勉勉強強也能遮掩些血跡,假裝并不曾受傷。打出了這么大的動靜,不知道行之有沒有被驚醒?

    “阿離!”

    “世子!”

    “殿下!”

    無數呼喊在耳邊匯聚,劇烈喘|息中,寧離笑起來,搖了搖頭示意自己無礙:“他死了。”

    寧離右手連點,封住左肩上數處大xue,他勉強支撐著站起,紅衣浴血,佇立在天地浩瀚的輝光中。

    似乎有人踉蹌著要沖來,卻被這猶自彌漫的威壓止住。

    寧離擺了擺手,他其實痛得有些要說不出話,然而周身氣機流轉不休,竟然有些愉悅的亢奮,彷佛開悟一般。

    四面八方,東倒西歪,淩亂的甲兵與人形,碎裂的欄桿與磚石,這殿前亂哄哄的一片,簡直成了廢墟。

    這善后工作應該有人去做的罷?應該是不用他操心的罷?真可憐了這大殿和廣場,修繕起來不知要費多少銀錢,但他是出力氣將壞人打死的那個,這不能在讓他出錢罷?

    胡思亂想間,寧離轉身便要倒走,他還要去禁宮深處、自己離開的地方。

    偏偏就是在那一瞬,視線盡頭掠過宮門,教他身形微微一凝。

    唇邊的笑意緩緩垂落,寧離握緊了手中冰冷的劍柄。

    宮門處,不知何時出現了一身灰色僧袍,無聲立在那處,卓然不群。

    天地間,唯有寧離與那僧人站立,若果從高空中看去,兩人竟成犄角之勢。

    那僧人不知在宮門處看了多久,又或許是將將才來,由始至終,都無人能將他發現。

    因著他的舉動,眾人紛紛看去,見那僧人默然不語。

    寧離緩慢道:“僧住持,三年前在北海,你邀我師父垂釣。今日遠道建鄴,不知所為何事?”

    僧人?北海?三年前?

    剎那間眾人心神俱震,陡然間想起來那一段大雍與西蕃對峙的舊事,更有些重臣武將知曉其中的隱秘:昔年波羅覺慧邀請厲觀瀾于白帝城相會,其實是設了一場無人能應的局。因為那時厲觀瀾身在北海,將他拖住的也是一位大宗師。

    沒有想到……竟然是妙香佛國的住持。

    佛國、北海,一南一北,相隔何止于萬里,當時許多人都以為是李觀海因為私憤,而倘若是僧仲虔……

    寧離心下一沉。

    他直覺這不是什么好事。

    僧仲虔撥弄著腕間的佛珠,面上有種奇特的悲天憫人,他緩緩從殿前看過,掠過臺階宮闕、眾生百態,終于道:“貧僧以為,這里也很適合瘴蘿生長罷?”

    旁人面上還有不解,寧離剎那間已是色變,他盯著眼前的僧人,道:“難怪南郊出了疫癥,原來是住持的手筆。”

    如今天氣尚冷,根本不是疫癥該發的時候,只是因為孫妙應在京,興致勃勃,當即啟程施展一身醫術。寧離那時滿心都在裴昭身上,也沒有多想,這時才咋過味來。

    “住持是出家人,慈悲為懷,做這等傷天害理的事情,也不怕遭報應?”

    僧仲虔神色淡淡:“天理昭昭,輪回不爽,貧僧若能遂愿,便是落入阿鼻地獄又如何?”。

    不對。

    一點都不對。

    傳播疫癥、牽連無辜,這根本不是一位德高望重的高僧會做的事情。更何況僧仲虔為佛國住持,從來只聽聞他心腸和善。他若真敢這么做,隨之而來的便是大雍與佛國的爭端。那簡直是要將佛國拖入不義之地,便是再被戰火血洗都有可能。

    寧離緩慢道:“住持是在開玩笑罷?”

    僧仲虔道:“時間還早,貧僧便與東君講個故事罷。”

    他注目著不遠處巍峨的殿宇,那目光竟然有一些遙遠,說道:“從前有一位大雍的士子,自幼通曉詩文,搏得了個神童的名頭。于是他自命不凡,自以為必成賢臣良將。果然登科折桂、三元及第。然而他卻不被皇帝所喜,又卷入爭端,被派到南方小城做了縣令。他初時郁悶,認為才華無處施展,于是縱|情詩樂,游山玩水,恰好在妙香佛國認識一位女郎,兩人結為夫妻,恩愛繾綣。”

    “可惜世事難料,他做出了一番成績,升了官職,攜妻子北上入京后,卻沒想到,竟然被一位權勢通天的大人物看中。那人強擄走了他的妻子,而他無能為力,百無一用是書生吶……自己亦是被下獄流放,所幸故交將他救出,輾轉流落去了佛國,陰差陽錯,當了住持。”

    “士子已經有了通天徹地之能,想要將妻子帶回。但為時已晚,她已經在宮中香消玉殞。縱然有無上神通,也再也換不回她的性命。”

    “……”

    那語調平緩,不疾不徐,彷佛是一位局外人,講述著一個悲傷的故事。

    可寧離知道絕非如此,幾乎是一股冷氣從腳底升起,伴隨著肺腑間的痛意。

    是上皇,沉迷女色,荒|淫|無|道,強奪人妻。

    他聽過那個故事,甚至還在去夔州之前、尚且是幼童之時。那一|夜阿耶與陳則淵的爭執,所談到宮中那位妙香佛國的美人……

    后來沒有人再講過,或許是自知不光彩、刻意的遮掩。

    無論如何都想不到,那竟然是僧仲虔的發妻。

    僧人語調平靜而柔和,并不怒氣,然而聽的人心底一陣邃涼。

    他是來尋仇的。

    他恨上了大雍,這個曾生他、養他的地方。三年前攔住厲觀瀾,助力西蕃。現下趁此宮變,更想要毀滅。與李觀海不同的是,他帶著玉石俱焚的決心,就沒有想過活著回去。

    僧仲虔柔和道:“東君,你和李島主一戰,已經是強弩之末,我無意與你為敵。”

    寧離咽下滾燙的血沫,凝望著灰衣的僧人:“百姓何辜?江山社稷何辜?”

    僧仲虔神情淡淡:“從我去佛國那一日之后,便已經不是雍人。”

    他斬斷了所有的過往,仇恨凝結為了動力。那驅使他的進境一日千里,妙香佛國的無妄境橫空出世,然而誰也不知道,那位大宗師有這樣一段過往。

    “東君年少,天資卓絕,假以時日,或可合道,何必管這塵世爭端?何況,東君現下或許無礙,若執意阻攔,恐怕會傷勢加重……東君難道真的能舍下你的骨血?”

    柔和的勸說,卻像是無形的威脅,一字一字,道出了接下來可能有的場面。

    僧仲虔望著那側丹朱的衣袍,少年郎君丹衣沐血,風神秀麗。他心想那真是青春年少,彷佛自己當年高中之時,也是這般年歲罷?

    那時心中尚還抱著匡扶社稷、河清海晏的夢想,如今想來,彷佛都已經是上輩子的事情了。

    “我心中有恨,東君不會懂。”

    寧離喘|息著:“我如何不懂?我阿耶為上皇佛前替身,囚禁凈居寺中,被他毒害,死后八年未曾下葬。我父王為上皇蒙蔽、輕信于他,以至于天人永隔。”

    “若非陛下心善,我阿耶只怕如今仍停靈廟中,不得入土。我亦因此自幼身纏劇毒,唯恐年壽不永。”

    “你告訴我,我為何不懂!”

    僧仲虔微微一訝,終于第一次看他面目。建初佛會那時新婚燕爾,他確然也在建鄴。元熙末年,春歸建初……少年容貌,依稀和當年風華皎然的僧人彷佛。

    僧仲虔悄無聲息的嘆了一口氣。

    他神情中現出幾分傷感:“東君何必阻攔?”

    回答毫不遲疑:“住持為何孤身赴建鄴,我就為何阻攔。”

    那話語中的堅定與決心教他微微一怔,明光照耀過少年神情,那是心有所戀、從此劍鋒所向也要將人保全的神情。何況他還正有這樣的能力,那必是粉骨殞身也不會退后半步。竟令人如此歆羨。若當年自己也能如此……

    忽然聽見人啞聲開口:“僧住持,若旁人都無資格來勸你,那我呢?當年為了你的妻子,我父親心中不忍,將她送走,爾后全家下獄,滿門皆斬……難道我也不能說這話?”

    他看向那側的玄衣統領……原來那就是當年唯一活下的蕭氏遺孤。

    “太遲了。”僧仲虔搖頭。

    動搖一閃而過,無數風聲、無數人面,哭嚎與吶喊,最后悉數化作妻子含淚的面龐。

    “太遲了。”僧仲虔喃喃道,手中的種子蒲公英一般飄灑要落下,卻暴|露在金光中,無形籠住。

    那彷佛成為了拉鋸的戰場,微光中無數種子飄浮,奮力掙扎著想要脫出,卻被絲線困縛、凝結不動。

    僧仲虔目光落在那紅衣上:“東君,你再出手,怕是就要保不住了。”

    寧離心中劇痛,他情知自己若是顧惜半分己身、便應該松手,不將元力發動,可到最后,心中寸寸冷卻,又寸寸灼燒。他咽下了口中灼燙的鮮血,仍是不退半分:“住持心中也不忍的罷?”

    “我沒有去過妙香佛國,但是聽說過大師,慈悲為懷,設草廬施藥,救了無數人性命。”

    “住持真的忍心建鄴變成人間煉獄?”

    “你的妻子被困在皇陵中。”他盯著僧仲虔的眼睛,“被困在這一處不得超脫,你不想帶她走嗎,去一個自由的天地,帶她魂歸故里……”

    僧仲虔的目光落在一處,寧離若有所覺,猝然回頭。

    玉階高處,只聽一聲清沉:“住持就此罷手,前塵往事,既往不咎。由朕做 主,開皇陵,自可攜靈柩南去。”

    僧仲虔緩慢的嘆了一口氣。

    僧人目光逡巡,越過了寧離,落在身后清峻的身影上。天子分明朝著他在開口,可滿心滿腹,都向著那銀紅的衣袍。那一身緊繃到了極致,只有面上強作的從容。

    也罷。他說:“陛下不要忘記自己諾言。”

    他緩緩轉身,終于回頭,灰色僧袍飄然而去。

    寧離倚劍站在原地,彷佛一根緊到了極致、將要崩裂的弦,直到此刻,心中才稍稍放下一分。他立時撤去了陣中的真氣,悉數籠歸至身中,暖流入腹,那一瞬險些要落淚。

    他緩緩回首,迎著階上裴昭目光。

    廣場廢墟處,忽然響起老尚書顫顫巍巍問話:“東君何意至帝闕?”

    李觀海身死,僧仲虔遠去,三位大宗師眨眼只余一人。可那摧天坼地的力量猶在眼前,無妄境不入建鄴。老尚書直到此刻才敢發問,幾乎用盡全身力氣。

    我?

    我來建鄴作甚?

    四目相對。

    長夜終盡,天色破曉。

    丹霞衣,赤瓔裳的少年緩步走上,踏過一地的硝煙與煙塵。

    無數目光追隨著他的身影,見得千萬輝光中他走到了玉階高處,驟然間抬掌。名為“朱明”的神兵末端,生出的那一根細枝梢頭,顫顫的開出來一朵梅瓣似的花。

    那一枝春色經逢過冬日酷寒嚴苛,終于在金光暖陽中,含苞綻放。

    山河為證,日月為鑒。

    他燦然一笑,朗朗聲音,傳遍九州四海,乾坤玉宇:

    “陛下,我來向您求親。”

    --正文完--

    胡思亂想間,寧離轉身便要倒走,他還要去禁宮深處、自己離開的地方。

    偏偏就是在那一瞬,視線盡頭掠過宮門,教他身形微微一凝。

    唇邊的笑意緩緩垂落,寧離握緊了手中冰冷的劍柄。

    宮門處,不知何時出現了一身灰色僧袍,無聲立在那處,卓然不群。

    天地間,唯有寧離與那僧人站立,若果從高空中看去,兩人竟成犄角之勢。

    那僧人不知在宮門處看了多久,又或許是將將才來,由始至終,都無人能將他發現。

    因著他的舉動,眾人紛紛看去,見那僧人默然不語。

    寧離緩慢道:“僧住持,三年前在北海,你邀我師父垂釣。今日遠道建鄴,不知所為何事?”

    僧人?北海?三年前?

    剎那間眾人心神俱震,陡然間想起來那一段大雍與西蕃對峙的舊事,更有些重臣武將知曉其中的隱秘:昔年波羅覺慧邀請厲觀瀾于白帝城相會,其實是設了一場無人能應的局。因為那時厲觀瀾身在北海,將他拖住的也是一位大宗師。

    沒有想到……竟然是妙香佛國的住持。

    佛國、北海,一南一北,相隔何止于萬里,當時許多人都以為是李觀海因為私憤,而倘若是僧仲虔……

    寧離心下一沉。

    他直覺這不是什么好事。

    僧仲虔撥弄著腕間的佛珠,面上有種奇特的悲天憫人,他緩緩從殿前看過,掠過臺階宮闕、眾生百態,終于道:“貧僧以為,這里也很適合瘴蘿生長罷?”

    旁人面上還有不解,寧離剎那間已是色變,他盯著眼前的僧人,道:“難怪南郊出了疫癥,原來是住持的手筆。”

    如今天氣尚冷,根本不是疫癥該發的時候,只是因為孫妙應在京,興致勃勃,當即啟程施展一身醫術。寧離那時滿心都在裴昭身上,也沒有多想,這時才咋過味來。

    “住持是出家人,慈悲為懷,做這等傷天害理的事情,也不怕遭報應?”

    僧仲虔神色淡淡:“天理昭昭,輪回不爽,貧僧若能遂愿,便是落入阿鼻地獄又如何?”。

    不對。

    一點都不對。

    傳播疫癥、牽連無辜,這根本不是一位德高望重的高僧會做的事情。更何況僧仲虔為佛國住持,從來只聽聞他心腸和善。他若真敢這么做,隨之而來的便是大雍與佛國的爭端。那簡直是要將佛國拖入不義之地,便是再被戰火血洗都有可能。

    寧離緩慢道:“住持是在開玩笑罷?”

    僧仲虔道:“時間還早,貧僧便與東君講個故事罷。”

    他注目著不遠處巍峨的殿宇,那目光竟然有一些遙遠,說道:“從前有一位大雍的士子,自幼通曉詩文,搏得了個神童的名頭。于是他自命不凡,自以為必成賢臣良將。果然登科折桂、三元及第。然而他卻不被皇帝所喜,又卷入爭端,被派到南方小城做了縣令。他初時郁悶,認為才華無處施展,于是縱|情詩樂,游山玩水,恰好在妙香佛國認識一位女郎,兩人結為夫妻,恩愛繾綣。”

    “可惜世事難料,他做出了一番成績,升了官職,攜妻子北上入京后,卻沒想到,竟然被一位權勢通天的大人物看中。那人強擄走了他的妻子,而他無能為力,百無一用是書生吶……自己亦是被下獄流放,所幸故交將他救出,輾轉流落去了佛國,陰差陽錯,當了住持。”

    “士子已經有了通天徹地之能,想要將妻子帶回。但為時已晚,她已經在宮中香消玉殞。縱然有無上神通,也再也換不回她的性命。”

    “……”

    那語調平緩,不疾不徐,彷佛是一位局外人,講述著一個悲傷的故事。

    可寧離知道絕非如此,幾乎是一股冷氣從腳底升起,伴隨著肺腑間的痛意。

    是上皇,沉迷女色,荒|淫|無|道,強奪人妻。

    他聽過那個故事,甚至還在去夔州之前、尚且是幼童之時。那一|夜阿耶與陳則淵的爭執,所談到宮中那位妙香佛國的美人……

    后來沒有人再講過,或許是自知不光彩、刻意的遮掩。

    無論如何都想不到,那竟然是僧仲虔的發妻。

    僧人語調平靜而柔和,并不怒氣,然而聽的人心底一陣邃涼。

    他是來尋仇的。

    他恨上了大雍,這個曾生他、養他的地方。三年前攔住厲觀瀾,助力西蕃。現下趁此宮變,更想要毀滅。與李觀海不同的是,他帶著玉石俱焚的決心,就沒有想過活著回去。

    僧仲虔柔和道:“東君,你和李島主一戰,已經是強弩之末,我無意與你為敵。”

    寧離咽下滾燙的血沫,凝望著灰衣的僧人:“百姓何辜?江山社稷何辜?”

    僧仲虔神情淡淡:“從我去佛國那一日之后,便已經不是雍人。”

    他斬斷了所有的過往,仇恨凝結為了動力。那驅使他的進境一日千里,妙香佛國的無妄境橫空出世,然而誰也不知道,那位大宗師有這樣一段過往。

    “東君年少,天資卓絕,假以時日,或可合道,何必管這塵世爭端?何況,東君現下或許無礙,若執意阻攔,恐怕會傷勢加重……東君難道真的能舍下你的骨血?”

    柔和的勸說,卻像是無形的威脅,一字一字,道出了接下來可能有的場面。

    僧仲虔望著那側丹朱的衣袍,少年郎君丹衣沐血,風神秀麗。他心想那真是青春年少,彷佛自己當年高中之時,也是這般年歲罷?

    那時心中尚還抱著匡扶社稷、河清海晏的夢想,如今想來,彷佛都已經是上輩子的事情了。

    “我心中有恨,東君不會懂。”

    寧離喘|息著:“我如何不懂?我阿耶為上皇佛前替身,囚禁凈居寺中,被他毒害,死后八年未曾下葬。我父王為上皇蒙蔽、輕信于他,以至于天人永隔。”

    “若非陛下心善,我阿耶只怕如今仍停靈廟中,不得入土。我亦因此自幼身纏劇毒,唯恐年壽不永。”

    “你告訴我,我為何不懂!”

    僧仲虔微微一訝,終于第一次看他面目。建初佛會那時新婚燕爾,他確然也在建鄴。元熙末年,春歸建初……少年容貌,依稀和當年風華皎然的僧人彷佛。

    僧仲虔悄無聲息的嘆了一口氣。

    他神情中現出幾分傷感:“東君何必阻攔?”

    回答毫不遲疑:“住持為何孤身赴建鄴,我就為何阻攔。”

    那話語中的堅定與決心教他微微一怔,明光照耀過少年神情,那是心有所戀、從此劍鋒所向也要將人保全的神情。何況他還正有這樣的能力,那必是粉骨殞身也不會退后半步。竟令人如此歆羨。若當年自己也能如此……

    忽然聽見人啞聲開口:“僧住持,若旁人都無資格來勸你,那我呢?當年為了你的妻子,我父親心中不忍,將她送走,爾后全家下獄,滿門皆斬……難道我也不能說這話?”

    他看向那側的玄衣統領……原來那就是當年唯一活下的蕭氏遺孤。

    “太遲了。”僧仲虔搖頭。

    動搖一閃而過,無數風聲、無數人面,哭嚎與吶喊,最后悉數化作妻子含淚的面龐。

    “太遲了。”僧仲虔喃喃道,手中的種子蒲公英一般飄灑要落下,卻暴|露在金光中,無形籠住。

    那彷佛成為了拉鋸的戰場,微光中無數種子飄浮,奮力掙扎著想要脫出,卻被絲線困縛、凝結不動。

    僧仲虔目光落在那紅衣上:“東君,你再出手,怕是就要保不住了。”

    寧離心中劇痛,他情知自己若是顧惜半分己身、便應該松手,不將元力發動,可到最后,心中寸寸冷卻,又寸寸灼燒。他咽下了口中灼燙的鮮血,仍是不退半分:“住持心中也不忍的罷?”

    “我沒有去過妙香佛國,但是聽說過大師,慈悲為懷,設草廬施藥,救了無數人性命。”

    “住持真的忍心建鄴變成人間煉獄?”

    “你的妻子被困在皇陵中。”他盯著僧仲虔的眼睛,“被困在這一處不得超脫,你不想帶她走嗎,去一個自由的天地,帶她魂歸故里……”

    僧仲虔的目光落在一處,寧離若有所覺,猝然回頭。

    玉階高處,只聽一聲清沉:“住持就此罷手,前塵往事,既往不咎。由朕做 主,開皇陵,自可攜靈柩南去。”

    僧仲虔緩慢的嘆了一口氣。

    僧人目光逡巡,越過了寧離,落在身后清峻的身影上。天子分明朝著他在開口,可滿心滿腹,都向著那銀紅的衣袍。那一身緊繃到了極致,只有面上強作的從容。

    也罷。他說:“陛下不要忘記自己諾言。”

    他緩緩轉身,終于回頭,灰色僧袍飄然而去。

    寧離倚劍站在原地,彷佛一根緊到了極致、將要崩裂的弦,直到此刻,心中才稍稍放下一分。他立時撤去了陣中的真氣,悉數籠歸至身中,暖流入腹,那一瞬險些要落淚。

    他緩緩回首,迎著階上裴昭目光。

    廣場廢墟處,忽然響起老尚書顫顫巍巍問話:“東君何意至帝闕?”

    李觀海身死,僧仲虔遠去,三位大宗師眨眼只余一人。可那摧天坼地的力量猶在眼前,無妄境不入建鄴。老尚書直到此刻才敢發問,幾乎用盡全身力氣。

    我?

    我來建鄴作甚?

    四目相對。

    長夜終盡,天色破曉。

    丹霞衣,赤瓔裳的少年緩步走上,踏過一地的硝煙與煙塵。

    無數目光追隨著他的身影,見得千萬輝光中他走到了玉階高處,驟然間抬掌。名為“朱明”的神兵末端,生出的那一根細枝梢頭,顫顫的開出來一朵梅瓣似的花。

    那一枝春色經逢過冬日酷寒嚴苛,終于在金光暖陽中,含苞綻放。

    山河為證,日月為鑒。

    他燦然一笑,朗朗聲音,傳遍九州四海,乾坤玉宇:

    “陛下,我來向您求親。”

    --正文完--

    胡思亂想間,寧離轉身便要倒走,他還要去禁宮深處、自己離開的地方。

    偏偏就是在那一瞬,視線盡頭掠過宮門,教他身形微微一凝。

    唇邊的笑意緩緩垂落,寧離握緊了手中冰冷的劍柄。

    宮門處,不知何時出現了一身灰色僧袍,無聲立在那處,卓然不群。

    天地間,唯有寧離與那僧人站立,若果從高空中看去,兩人竟成犄角之勢。

    那僧人不知在宮門處看了多久,又或許是將將才來,由始至終,都無人能將他發現。

    因著他的舉動,眾人紛紛看去,見那僧人默然不語。

    寧離緩慢道:“僧住持,三年前在北海,你邀我師父垂釣。今日遠道建鄴,不知所為何事?”

    僧人?北海?三年前?

    剎那間眾人心神俱震,陡然間想起來那一段大雍與西蕃對峙的舊事,更有些重臣武將知曉其中的隱秘:昔年波羅覺慧邀請厲觀瀾于白帝城相會,其實是設了一場無人能應的局。因為那時厲觀瀾身在北海,將他拖住的也是一位大宗師。

    沒有想到……竟然是妙香佛國的住持。

    佛國、北海,一南一北,相隔何止于萬里,當時許多人都以為是李觀海因為私憤,而倘若是僧仲虔……

    寧離心下一沉。

    他直覺這不是什么好事。

    僧仲虔撥弄著腕間的佛珠,面上有種奇特的悲天憫人,他緩緩從殿前看過,掠過臺階宮闕、眾生百態,終于道:“貧僧以為,這里也很適合瘴蘿生長罷?”

    旁人面上還有不解,寧離剎那間已是色變,他盯著眼前的僧人,道:“難怪南郊出了疫癥,原來是住持的手筆。”

    如今天氣尚冷,根本不是疫癥該發的時候,只是因為孫妙應在京,興致勃勃,當即啟程施展一身醫術。寧離那時滿心都在裴昭身上,也沒有多想,這時才咋過味來。

    “住持是出家人,慈悲為懷,做這等傷天害理的事情,也不怕遭報應?”

    僧仲虔神色淡淡:“天理昭昭,輪回不爽,貧僧若能遂愿,便是落入阿鼻地獄又如何?”。

    不對。

    一點都不對。

    傳播疫癥、牽連無辜,這根本不是一位德高望重的高僧會做的事情。更何況僧仲虔為佛國住持,從來只聽聞他心腸和善。他若真敢這么做,隨之而來的便是大雍與佛國的爭端。那簡直是要將佛國拖入不義之地,便是再被戰火血洗都有可能。

    寧離緩慢道:“住持是在開玩笑罷?”

    僧仲虔道:“時間還早,貧僧便與東君講個故事罷。”

    他注目著不遠處巍峨的殿宇,那目光竟然有一些遙遠,說道:“從前有一位大雍的士子,自幼通曉詩文,搏得了個神童的名頭。于是他自命不凡,自以為必成賢臣良將。果然登科折桂、三元及第。然而他卻不被皇帝所喜,又卷入爭端,被派到南方小城做了縣令。他初時郁悶,認為才華無處施展,于是縱|情詩樂,游山玩水,恰好在妙香佛國認識一位女郎,兩人結為夫妻,恩愛繾綣。”

    “可惜世事難料,他做出了一番成績,升了官職,攜妻子北上入京后,卻沒想到,竟然被一位權勢通天的大人物看中。那人強擄走了他的妻子,而他無能為力,百無一用是書生吶……自己亦是被下獄流放,所幸故交將他救出,輾轉流落去了佛國,陰差陽錯,當了住持。”

    “士子已經有了通天徹地之能,想要將妻子帶回。但為時已晚,她已經在宮中香消玉殞。縱然有無上神通,也再也換不回她的性命。”

    “……”

    那語調平緩,不疾不徐,彷佛是一位局外人,講述著一個悲傷的故事。

    可寧離知道絕非如此,幾乎是一股冷氣從腳底升起,伴隨著肺腑間的痛意。

    是上皇,沉迷女色,荒|淫|無|道,強奪人妻。

    他聽過那個故事,甚至還在去夔州之前、尚且是幼童之時。那一|夜阿耶與陳則淵的爭執,所談到宮中那位妙香佛國的美人……

    后來沒有人再講過,或許是自知不光彩、刻意的遮掩。

    無論如何都想不到,那竟然是僧仲虔的發妻。

    僧人語調平靜而柔和,并不怒氣,然而聽的人心底一陣邃涼。

    他是來尋仇的。

    他恨上了大雍,這個曾生他、養他的地方。三年前攔住厲觀瀾,助力西蕃。現下趁此宮變,更想要毀滅。與李觀海不同的是,他帶著玉石俱焚的決心,就沒有想過活著回去。

    僧仲虔柔和道:“東君,你和李島主一戰,已經是強弩之末,我無意與你為敵。”

    寧離咽下滾燙的血沫,凝望著灰衣的僧人:“百姓何辜?江山社稷何辜?”

    僧仲虔神情淡淡:“從我去佛國那一日之后,便已經不是雍人。”

    他斬斷了所有的過往,仇恨凝結為了動力。那驅使他的進境一日千里,妙香佛國的無妄境橫空出世,然而誰也不知道,那位大宗師有這樣一段過往。

    “東君年少,天資卓絕,假以時日,或可合道,何必管這塵世爭端?何況,東君現下或許無礙,若執意阻攔,恐怕會傷勢加重……東君難道真的能舍下你的骨血?”

    柔和的勸說,卻像是無形的威脅,一字一字,道出了接下來可能有的場面。

    僧仲虔望著那側丹朱的衣袍,少年郎君丹衣沐血,風神秀麗。他心想那真是青春年少,彷佛自己當年高中之時,也是這般年歲罷?

    那時心中尚還抱著匡扶社稷、河清海晏的夢想,如今想來,彷佛都已經是上輩子的事情了。

    “我心中有恨,東君不會懂。”

    寧離喘|息著:“我如何不懂?我阿耶為上皇佛前替身,囚禁凈居寺中,被他毒害,死后八年未曾下葬。我父王為上皇蒙蔽、輕信于他,以至于天人永隔。”

    “若非陛下心善,我阿耶只怕如今仍停靈廟中,不得入土。我亦因此自幼身纏劇毒,唯恐年壽不永。”

    “你告訴我,我為何不懂!”

    僧仲虔微微一訝,終于第一次看他面目。建初佛會那時新婚燕爾,他確然也在建鄴。元熙末年,春歸建初……少年容貌,依稀和當年風華皎然的僧人彷佛。

    僧仲虔悄無聲息的嘆了一口氣。

    他神情中現出幾分傷感:“東君何必阻攔?”

    回答毫不遲疑:“住持為何孤身赴建鄴,我就為何阻攔。”

    那話語中的堅定與決心教他微微一怔,明光照耀過少年神情,那是心有所戀、從此劍鋒所向也要將人保全的神情。何況他還正有這樣的能力,那必是粉骨殞身也不會退后半步。竟令人如此歆羨。若當年自己也能如此……

    忽然聽見人啞聲開口:“僧住持,若旁人都無資格來勸你,那我呢?當年為了你的妻子,我父親心中不忍,將她送走,爾后全家下獄,滿門皆斬……難道我也不能說這話?”

    他看向那側的玄衣統領……原來那就是當年唯一活下的蕭氏遺孤。

    “太遲了。”僧仲虔搖頭。

    動搖一閃而過,無數風聲、無數人面,哭嚎與吶喊,最后悉數化作妻子含淚的面龐。

    “太遲了。”僧仲虔喃喃道,手中的種子蒲公英一般飄灑要落下,卻暴|露在金光中,無形籠住。

    那彷佛成為了拉鋸的戰場,微光中無數種子飄浮,奮力掙扎著想要脫出,卻被絲線困縛、凝結不動。

    僧仲虔目光落在那紅衣上:“東君,你再出手,怕是就要保不住了。”

    寧離心中劇痛,他情知自己若是顧惜半分己身、便應該松手,不將元力發動,可到最后,心中寸寸冷卻,又寸寸灼燒。他咽下了口中灼燙的鮮血,仍是不退半分:“住持心中也不忍的罷?”

    “我沒有去過妙香佛國,但是聽說過大師,慈悲為懷,設草廬施藥,救了無數人性命。”

    “住持真的忍心建鄴變成人間煉獄?”

    “你的妻子被困在皇陵中。”他盯著僧仲虔的眼睛,“被困在這一處不得超脫,你不想帶她走嗎,去一個自由的天地,帶她魂歸故里……”

    僧仲虔的目光落在一處,寧離若有所覺,猝然回頭。

    玉階高處,只聽一聲清沉:“住持就此罷手,前塵往事,既往不咎。由朕做 主,開皇陵,自可攜靈柩南去。”

    僧仲虔緩慢的嘆了一口氣。

    僧人目光逡巡,越過了寧離,落在身后清峻的身影上。天子分明朝著他在開口,可滿心滿腹,都向著那銀紅的衣袍。那一身緊繃到了極致,只有面上強作的從容。

    也罷。他說:“陛下不要忘記自己諾言。”

    他緩緩轉身,終于回頭,灰色僧袍飄然而去。

    寧離倚劍站在原地,彷佛一根緊到了極致、將要崩裂的弦,直到此刻,心中才稍稍放下一分。他立時撤去了陣中的真氣,悉數籠歸至身中,暖流入腹,那一瞬險些要落淚。

    他緩緩回首,迎著階上裴昭目光。

    廣場廢墟處,忽然響起老尚書顫顫巍巍問話:“東君何意至帝闕?”

    李觀海身死,僧仲虔遠去,三位大宗師眨眼只余一人。可那摧天坼地的力量猶在眼前,無妄境不入建鄴。老尚書直到此刻才敢發問,幾乎用盡全身力氣。

    我?

    我來建鄴作甚?

    四目相對。

    長夜終盡,天色破曉。

    丹霞衣,赤瓔裳的少年緩步走上,踏過一地的硝煙與煙塵。

    無數目光追隨著他的身影,見得千萬輝光中他走到了玉階高處,驟然間抬掌。名為“朱明”的神兵末端,生出的那一根細枝梢頭,顫顫的開出來一朵梅瓣似的花。

    那一枝春色經逢過冬日酷寒嚴苛,終于在金光暖陽中,含苞綻放。

    山河為證,日月為鑒。

    他燦然一笑,朗朗聲音,傳遍九州四海,乾坤玉宇:

    “陛下,我來向您求親。”

    --正文完--

    胡思亂想間,寧離轉身便要倒走,他還要去禁宮深處、自己離開的地方。

    偏偏就是在那一瞬,視線盡頭掠過宮門,教他身形微微一凝。

    唇邊的笑意緩緩垂落,寧離握緊了手中冰冷的劍柄。

    宮門處,不知何時出現了一身灰色僧袍,無聲立在那處,卓然不群。

    天地間,唯有寧離與那僧人站立,若果從高空中看去,兩人竟成犄角之勢。

    那僧人不知在宮門處看了多久,又或許是將將才來,由始至終,都無人能將他發現。

    因著他的舉動,眾人紛紛看去,見那僧人默然不語。

    寧離緩慢道:“僧住持,三年前在北海,你邀我師父垂釣。今日遠道建鄴,不知所為何事?”

    僧人?北海?三年前?

    剎那間眾人心神俱震,陡然間想起來那一段大雍與西蕃對峙的舊事,更有些重臣武將知曉其中的隱秘:昔年波羅覺慧邀請厲觀瀾于白帝城相會,其實是設了一場無人能應的局。因為那時厲觀瀾身在北海,將他拖住的也是一位大宗師。

    沒有想到……竟然是妙香佛國的住持。

    佛國、北海,一南一北,相隔何止于萬里,當時許多人都以為是李觀海因為私憤,而倘若是僧仲虔……

    寧離心下一沉。

    他直覺這不是什么好事。

    僧仲虔撥弄著腕間的佛珠,面上有種奇特的悲天憫人,他緩緩從殿前看過,掠過臺階宮闕、眾生百態,終于道:“貧僧以為,這里也很適合瘴蘿生長罷?”

    旁人面上還有不解,寧離剎那間已是色變,他盯著眼前的僧人,道:“難怪南郊出了疫癥,原來是住持的手筆。”

    如今天氣尚冷,根本不是疫癥該發的時候,只是因為孫妙應在京,興致勃勃,當即啟程施展一身醫術。寧離那時滿心都在裴昭身上,也沒有多想,這時才咋過味來。

    “住持是出家人,慈悲為懷,做這等傷天害理的事情,也不怕遭報應?”

    僧仲虔神色淡淡:“天理昭昭,輪回不爽,貧僧若能遂愿,便是落入阿鼻地獄又如何?”。

    不對。

    一點都不對。

    傳播疫癥、牽連無辜,這根本不是一位德高望重的高僧會做的事情。更何況僧仲虔為佛國住持,從來只聽聞他心腸和善。他若真敢這么做,隨之而來的便是大雍與佛國的爭端。那簡直是要將佛國拖入不義之地,便是再被戰火血洗都有可能。

    寧離緩慢道:“住持是在開玩笑罷?”

    僧仲虔道:“時間還早,貧僧便與東君講個故事罷。”

    他注目著不遠處巍峨的殿宇,那目光竟然有一些遙遠,說道:“從前有一位大雍的士子,自幼通曉詩文,搏得了個神童的名頭。于是他自命不凡,自以為必成賢臣良將。果然登科折桂、三元及第。然而他卻不被皇帝所喜,又卷入爭端,被派到南方小城做了縣令。他初時郁悶,認為才華無處施展,于是縱|情詩樂,游山玩水,恰好在妙香佛國認識一位女郎,兩人結為夫妻,恩愛繾綣。”

    “可惜世事難料,他做出了一番成績,升了官職,攜妻子北上入京后,卻沒想到,竟然被一位權勢通天的大人物看中。那人強擄走了他的妻子,而他無能為力,百無一用是書生吶……自己亦是被下獄流放,所幸故交將他救出,輾轉流落去了佛國,陰差陽錯,當了住持。”

    “士子已經有了通天徹地之能,想要將妻子帶回。但為時已晚,她已經在宮中香消玉殞。縱然有無上神通,也再也換不回她的性命。”

    “……”

    那語調平緩,不疾不徐,彷佛是一位局外人,講述著一個悲傷的故事。

    可寧離知道絕非如此,幾乎是一股冷氣從腳底升起,伴隨著肺腑間的痛意。

    是上皇,沉迷女色,荒|淫|無|道,強奪人妻。

    他聽過那個故事,甚至還在去夔州之前、尚且是幼童之時。那一|夜阿耶與陳則淵的爭執,所談到宮中那位妙香佛國的美人……

    后來沒有人再講過,或許是自知不光彩、刻意的遮掩。

    無論如何都想不到,那竟然是僧仲虔的發妻。

    僧人語調平靜而柔和,并不怒氣,然而聽的人心底一陣邃涼。

    他是來尋仇的。

    他恨上了大雍,這個曾生他、養他的地方。三年前攔住厲觀瀾,助力西蕃。現下趁此宮變,更想要毀滅。與李觀海不同的是,他帶著玉石俱焚的決心,就沒有想過活著回去。

    僧仲虔柔和道:“東君,你和李島主一戰,已經是強弩之末,我無意與你為敵。”

    寧離咽下滾燙的血沫,凝望著灰衣的僧人:“百姓何辜?江山社稷何辜?”

    僧仲虔神情淡淡:“從我去佛國那一日之后,便已經不是雍人。”

    他斬斷了所有的過往,仇恨凝結為了動力。那驅使他的進境一日千里,妙香佛國的無妄境橫空出世,然而誰也不知道,那位大宗師有這樣一段過往。

    “東君年少,天資卓絕,假以時日,或可合道,何必管這塵世爭端?何況,東君現下或許無礙,若執意阻攔,恐怕會傷勢加重……東君難道真的能舍下你的骨血?”

    柔和的勸說,卻像是無形的威脅,一字一字,道出了接下來可能有的場面。

    僧仲虔望著那側丹朱的衣袍,少年郎君丹衣沐血,風神秀麗。他心想那真是青春年少,彷佛自己當年高中之時,也是這般年歲罷?

    那時心中尚還抱著匡扶社稷、河清海晏的夢想,如今想來,彷佛都已經是上輩子的事情了。

    “我心中有恨,東君不會懂。”

    寧離喘|息著:“我如何不懂?我阿耶為上皇佛前替身,囚禁凈居寺中,被他毒害,死后八年未曾下葬。我父王為上皇蒙蔽、輕信于他,以至于天人永隔。”

    “若非陛下心善,我阿耶只怕如今仍停靈廟中,不得入土。我亦因此自幼身纏劇毒,唯恐年壽不永。”

    “你告訴我,我為何不懂!”

    僧仲虔微微一訝,終于第一次看他面目。建初佛會那時新婚燕爾,他確然也在建鄴。元熙末年,春歸建初……少年容貌,依稀和當年風華皎然的僧人彷佛。

    僧仲虔悄無聲息的嘆了一口氣。

    他神情中現出幾分傷感:“東君何必阻攔?”

    回答毫不遲疑:“住持為何孤身赴建鄴,我就為何阻攔。”

    那話語中的堅定與決心教他微微一怔,明光照耀過少年神情,那是心有所戀、從此劍鋒所向也要將人保全的神情。何況他還正有這樣的能力,那必是粉骨殞身也不會退后半步。竟令人如此歆羨。若當年自己也能如此……

    忽然聽見人啞聲開口:“僧住持,若旁人都無資格來勸你,那我呢?當年為了你的妻子,我父親心中不忍,將她送走,爾后全家下獄,滿門皆斬……難道我也不能說這話?”

    他看向那側的玄衣統領……原來那就是當年唯一活下的蕭氏遺孤。

    “太遲了。”僧仲虔搖頭。

    動搖一閃而過,無數風聲、無數人面,哭嚎與吶喊,最后悉數化作妻子含淚的面龐。

    “太遲了。”僧仲虔喃喃道,手中的種子蒲公英一般飄灑要落下,卻暴|露在金光中,無形籠住。

    那彷佛成為了拉鋸的戰場,微光中無數種子飄浮,奮力掙扎著想要脫出,卻被絲線困縛、凝結不動。

    僧仲虔目光落在那紅衣上:“東君,你再出手,怕是就要保不住了。”

    寧離心中劇痛,他情知自己若是顧惜半分己身、便應該松手,不將元力發動,可到最后,心中寸寸冷卻,又寸寸灼燒。他咽下了口中灼燙的鮮血,仍是不退半分:“住持心中也不忍的罷?”

    “我沒有去過妙香佛國,但是聽說過大師,慈悲為懷,設草廬施藥,救了無數人性命。”

    “住持真的忍心建鄴變成人間煉獄?”

    “你的妻子被困在皇陵中。”他盯著僧仲虔的眼睛,“被困在這一處不得超脫,你不想帶她走嗎,去一個自由的天地,帶她魂歸故里……”

    僧仲虔的目光落在一處,寧離若有所覺,猝然回頭。

    玉階高處,只聽一聲清沉:“住持就此罷手,前塵往事,既往不咎。由朕做 主,開皇陵,自可攜靈柩南去。”

    僧仲虔緩慢的嘆了一口氣。

    僧人目光逡巡,越過了寧離,落在身后清峻的身影上。天子分明朝著他在開口,可滿心滿腹,都向著那銀紅的衣袍。那一身緊繃到了極致,只有面上強作的從容。

    也罷。他說:“陛下不要忘記自己諾言。”

    他緩緩轉身,終于回頭,灰色僧袍飄然而去。

    寧離倚劍站在原地,彷佛一根緊到了極致、將要崩裂的弦,直到此刻,心中才稍稍放下一分。他立時撤去了陣中的真氣,悉數籠歸至身中,暖流入腹,那一瞬險些要落淚。

    他緩緩回首,迎著階上裴昭目光。

    廣場廢墟處,忽然響起老尚書顫顫巍巍問話:“東君何意至帝闕?”

    李觀海身死,僧仲虔遠去,三位大宗師眨眼只余一人。可那摧天坼地的力量猶在眼前,無妄境不入建鄴。老尚書直到此刻才敢發問,幾乎用盡全身力氣。

    我?

    我來建鄴作甚?

    四目相對。

    長夜終盡,天色破曉。

    丹霞衣,赤瓔裳的少年緩步走上,踏過一地的硝煙與煙塵。

    無數目光追隨著他的身影,見得千萬輝光中他走到了玉階高處,驟然間抬掌。名為“朱明”的神兵末端,生出的那一根細枝梢頭,顫顫的開出來一朵梅瓣似的花。

    那一枝春色經逢過冬日酷寒嚴苛,終于在金光暖陽中,含苞綻放。

    山河為證,日月為鑒。

    他燦然一笑,朗朗聲音,傳遍九州四海,乾坤玉宇:

    “陛下,我來向您求親。”

    --正文完--

    胡思亂想間,寧離轉身便要倒走,他還要去禁宮深處、自己離開的地方。

    偏偏就是在那一瞬,視線盡頭掠過宮門,教他身形微微一凝。

    唇邊的笑意緩緩垂落,寧離握緊了手中冰冷的劍柄。

    宮門處,不知何時出現了一身灰色僧袍,無聲立在那處,卓然不群。

    天地間,唯有寧離與那僧人站立,若果從高空中看去,兩人竟成犄角之勢。

    那僧人不知在宮門處看了多久,又或許是將將才來,由始至終,都無人能將他發現。

    因著他的舉動,眾人紛紛看去,見那僧人默然不語。

    寧離緩慢道:“僧住持,三年前在北海,你邀我師父垂釣。今日遠道建鄴,不知所為何事?”

    僧人?北海?三年前?

    剎那間眾人心神俱震,陡然間想起來那一段大雍與西蕃對峙的舊事,更有些重臣武將知曉其中的隱秘:昔年波羅覺慧邀請厲觀瀾于白帝城相會,其實是設了一場無人能應的局。因為那時厲觀瀾身在北海,將他拖住的也是一位大宗師。

    沒有想到……竟然是妙香佛國的住持。

    佛國、北海,一南一北,相隔何止于萬里,當時許多人都以為是李觀海因為私憤,而倘若是僧仲虔……

    寧離心下一沉。

    他直覺這不是什么好事。

    僧仲虔撥弄著腕間的佛珠,面上有種奇特的悲天憫人,他緩緩從殿前看過,掠過臺階宮闕、眾生百態,終于道:“貧僧以為,這里也很適合瘴蘿生長罷?”

    旁人面上還有不解,寧離剎那間已是色變,他盯著眼前的僧人,道:“難怪南郊出了疫癥,原來是住持的手筆。”

    如今天氣尚冷,根本不是疫癥該發的時候,只是因為孫妙應在京,興致勃勃,當即啟程施展一身醫術。寧離那時滿心都在裴昭身上,也沒有多想,這時才咋過味來。

    “住持是出家人,慈悲為懷,做這等傷天害理的事情,也不怕遭報應?”

    僧仲虔神色淡淡:“天理昭昭,輪回不爽,貧僧若能遂愿,便是落入阿鼻地獄又如何?”。

    不對。

    一點都不對。

    傳播疫癥、牽連無辜,這根本不是一位德高望重的高僧會做的事情。更何況僧仲虔為佛國住持,從來只聽聞他心腸和善。他若真敢這么做,隨之而來的便是大雍與佛國的爭端。那簡直是要將佛國拖入不義之地,便是再被戰火血洗都有可能。

    寧離緩慢道:“住持是在開玩笑罷?”

    僧仲虔道:“時間還早,貧僧便與東君講個故事罷。”

    他注目著不遠處巍峨的殿宇,那目光竟然有一些遙遠,說道:“從前有一位大雍的士子,自幼通曉詩文,搏得了個神童的名頭。于是他自命不凡,自以為必成賢臣良將。果然登科折桂、三元及第。然而他卻不被皇帝所喜,又卷入爭端,被派到南方小城做了縣令。他初時郁悶,認為才華無處施展,于是縱|情詩樂,游山玩水,恰好在妙香佛國認識一位女郎,兩人結為夫妻,恩愛繾綣。”

    “可惜世事難料,他做出了一番成績,升了官職,攜妻子北上入京后,卻沒想到,竟然被一位權勢通天的大人物看中。那人強擄走了他的妻子,而他無能為力,百無一用是書生吶……自己亦是被下獄流放,所幸故交將他救出,輾轉流落去了佛國,陰差陽錯,當了住持。”

    “士子已經有了通天徹地之能,想要將妻子帶回。但為時已晚,她已經在宮中香消玉殞。縱然有無上神通,也再也換不回她的性命。”

    “……”

    那語調平緩,不疾不徐,彷佛是一位局外人,講述著一個悲傷的故事。

    可寧離知道絕非如此,幾乎是一股冷氣從腳底升起,伴隨著肺腑間的痛意。

    是上皇,沉迷女色,荒|淫|無|道,強奪人妻。

    他聽過那個故事,甚至還在去夔州之前、尚且是幼童之時。那一|夜阿耶與陳則淵的爭執,所談到宮中那位妙香佛國的美人……

    后來沒有人再講過,或許是自知不光彩、刻意的遮掩。

    無論如何都想不到,那竟然是僧仲虔的發妻。

    僧人語調平靜而柔和,并不怒氣,然而聽的人心底一陣邃涼。

    他是來尋仇的。

    他恨上了大雍,這個曾生他、養他的地方。三年前攔住厲觀瀾,助力西蕃。現下趁此宮變,更想要毀滅。與李觀海不同的是,他帶著玉石俱焚的決心,就沒有想過活著回去。

    僧仲虔柔和道:“東君,你和李島主一戰,已經是強弩之末,我無意與你為敵。”

    寧離咽下滾燙的血沫,凝望著灰衣的僧人:“百姓何辜?江山社稷何辜?”

    僧仲虔神情淡淡:“從我去佛國那一日之后,便已經不是雍人。”

    他斬斷了所有的過往,仇恨凝結為了動力。那驅使他的進境一日千里,妙香佛國的無妄境橫空出世,然而誰也不知道,那位大宗師有這樣一段過往。

    “東君年少,天資卓絕,假以時日,或可合道,何必管這塵世爭端?何況,東君現下或許無礙,若執意阻攔,恐怕會傷勢加重……東君難道真的能舍下你的骨血?”

    柔和的勸說,卻像是無形的威脅,一字一字,道出了接下來可能有的場面。

    僧仲虔望著那側丹朱的衣袍,少年郎君丹衣沐血,風神秀麗。他心想那真是青春年少,彷佛自己當年高中之時,也是這般年歲罷?

    那時心中尚還抱著匡扶社稷、河清海晏的夢想,如今想來,彷佛都已經是上輩子的事情了。

    “我心中有恨,東君不會懂。”

    寧離喘|息著:“我如何不懂?我阿耶為上皇佛前替身,囚禁凈居寺中,被他毒害,死后八年未曾下葬。我父王為上皇蒙蔽、輕信于他,以至于天人永隔。”

    “若非陛下心善,我阿耶只怕如今仍停靈廟中,不得入土。我亦因此自幼身纏劇毒,唯恐年壽不永。”

    “你告訴我,我為何不懂!”

    僧仲虔微微一訝,終于第一次看他面目。建初佛會那時新婚燕爾,他確然也在建鄴。元熙末年,春歸建初……少年容貌,依稀和當年風華皎然的僧人彷佛。

    僧仲虔悄無聲息的嘆了一口氣。

    他神情中現出幾分傷感:“東君何必阻攔?”

    回答毫不遲疑:“住持為何孤身赴建鄴,我就為何阻攔。”

    那話語中的堅定與決心教他微微一怔,明光照耀過少年神情,那是心有所戀、從此劍鋒所向也要將人保全的神情。何況他還正有這樣的能力,那必是粉骨殞身也不會退后半步。竟令人如此歆羨。若當年自己也能如此……

    忽然聽見人啞聲開口:“僧住持,若旁人都無資格來勸你,那我呢?當年為了你的妻子,我父親心中不忍,將她送走,爾后全家下獄,滿門皆斬……難道我也不能說這話?”

    他看向那側的玄衣統領……原來那就是當年唯一活下的蕭氏遺孤。

    “太遲了。”僧仲虔搖頭。

    動搖一閃而過,無數風聲、無數人面,哭嚎與吶喊,最后悉數化作妻子含淚的面龐。

    “太遲了。”僧仲虔喃喃道,手中的種子蒲公英一般飄灑要落下,卻暴|露在金光中,無形籠住。

    那彷佛成為了拉鋸的戰場,微光中無數種子飄浮,奮力掙扎著想要脫出,卻被絲線困縛、凝結不動。

    僧仲虔目光落在那紅衣上:“東君,你再出手,怕是就要保不住了。”

    寧離心中劇痛,他情知自己若是顧惜半分己身、便應該松手,不將元力發動,可到最后,心中寸寸冷卻,又寸寸灼燒。他咽下了口中灼燙的鮮血,仍是不退半分:“住持心中也不忍的罷?”

    “我沒有去過妙香佛國,但是聽說過大師,慈悲為懷,設草廬施藥,救了無數人性命。”

    “住持真的忍心建鄴變成人間煉獄?”

    “你的妻子被困在皇陵中。”他盯著僧仲虔的眼睛,“被困在這一處不得超脫,你不想帶她走嗎,去一個自由的天地,帶她魂歸故里……”

    僧仲虔的目光落在一處,寧離若有所覺,猝然回頭。

    玉階高處,只聽一聲清沉:“住持就此罷手,前塵往事,既往不咎。由朕做 主,開皇陵,自可攜靈柩南去。”

    僧仲虔緩慢的嘆了一口氣。

    僧人目光逡巡,越過了寧離,落在身后清峻的身影上。天子分明朝著他在開口,可滿心滿腹,都向著那銀紅的衣袍。那一身緊繃到了極致,只有面上強作的從容。

    也罷。他說:“陛下不要忘記自己諾言。”

    他緩緩轉身,終于回頭,灰色僧袍飄然而去。

    寧離倚劍站在原地,彷佛一根緊到了極致、將要崩裂的弦,直到此刻,心中才稍稍放下一分。他立時撤去了陣中的真氣,悉數籠歸至身中,暖流入腹,那一瞬險些要落淚。

    他緩緩回首,迎著階上裴昭目光。

    廣場廢墟處,忽然響起老尚書顫顫巍巍問話:“東君何意至帝闕?”

    李觀海身死,僧仲虔遠去,三位大宗師眨眼只余一人。可那摧天坼地的力量猶在眼前,無妄境不入建鄴。老尚書直到此刻才敢發問,幾乎用盡全身力氣。

    我?

    我來建鄴作甚?

    四目相對。

    長夜終盡,天色破曉。

    丹霞衣,赤瓔裳的少年緩步走上,踏過一地的硝煙與煙塵。

    無數目光追隨著他的身影,見得千萬輝光中他走到了玉階高處,驟然間抬掌。名為“朱明”的神兵末端,生出的那一根細枝梢頭,顫顫的開出來一朵梅瓣似的花。

    那一枝春色經逢過冬日酷寒嚴苛,終于在金光暖陽中,含苞綻放。

    山河為證,日月為鑒。

    他燦然一笑,朗朗聲音,傳遍九州四海,乾坤玉宇:

    “陛下,我來向您求親。”

    --正文完--

    胡思亂想間,寧離轉身便要倒走,他還要去禁宮深處、自己離開的地方。

    偏偏就是在那一瞬,視線盡頭掠過宮門,教他身形微微一凝。

    唇邊的笑意緩緩垂落,寧離握緊了手中冰冷的劍柄。

    宮門處,不知何時出現了一身灰色僧袍,無聲立在那處,卓然不群。

    天地間,唯有寧離與那僧人站立,若果從高空中看去,兩人竟成犄角之勢。

    那僧人不知在宮門處看了多久,又或許是將將才來,由始至終,都無人能將他發現。

    因著他的舉動,眾人紛紛看去,見那僧人默然不語。

    寧離緩慢道:“僧住持,三年前在北海,你邀我師父垂釣。今日遠道建鄴,不知所為何事?”

    僧人?北海?三年前?

    剎那間眾人心神俱震,陡然間想起來那一段大雍與西蕃對峙的舊事,更有些重臣武將知曉其中的隱秘:昔年波羅覺慧邀請厲觀瀾于白帝城相會,其實是設了一場無人能應的局。因為那時厲觀瀾身在北海,將他拖住的也是一位大宗師。

    沒有想到……竟然是妙香佛國的住持。

    佛國、北海,一南一北,相隔何止于萬里,當時許多人都以為是李觀海因為私憤,而倘若是僧仲虔……

    寧離心下一沉。

    他直覺這不是什么好事。

    僧仲虔撥弄著腕間的佛珠,面上有種奇特的悲天憫人,他緩緩從殿前看過,掠過臺階宮闕、眾生百態,終于道:“貧僧以為,這里也很適合瘴蘿生長罷?”

    旁人面上還有不解,寧離剎那間已是色變,他盯著眼前的僧人,道:“難怪南郊出了疫癥,原來是住持的手筆。”

    如今天氣尚冷,根本不是疫癥該發的時候,只是因為孫妙應在京,興致勃勃,當即啟程施展一身醫術。寧離那時滿心都在裴昭身上,也沒有多想,這時才咋過味來。

    “住持是出家人,慈悲為懷,做這等傷天害理的事情,也不怕遭報應?”

    僧仲虔神色淡淡:“天理昭昭,輪回不爽,貧僧若能遂愿,便是落入阿鼻地獄又如何?”。

    不對。

    一點都不對。

    傳播疫癥、牽連無辜,這根本不是一位德高望重的高僧會做的事情。更何況僧仲虔為佛國住持,從來只聽聞他心腸和善。他若真敢這么做,隨之而來的便是大雍與佛國的爭端。那簡直是要將佛國拖入不義之地,便是再被戰火血洗都有可能。

    寧離緩慢道:“住持是在開玩笑罷?”

    僧仲虔道:“時間還早,貧僧便與東君講個故事罷。”

    他注目著不遠處巍峨的殿宇,那目光竟然有一些遙遠,說道:“從前有一位大雍的士子,自幼通曉詩文,搏得了個神童的名頭。于是他自命不凡,自以為必成賢臣良將。果然登科折桂、三元及第。然而他卻不被皇帝所喜,又卷入爭端,被派到南方小城做了縣令。他初時郁悶,認為才華無處施展,于是縱|情詩樂,游山玩水,恰好在妙香佛國認識一位女郎,兩人結為夫妻,恩愛繾綣。”

    “可惜世事難料,他做出了一番成績,升了官職,攜妻子北上入京后,卻沒想到,竟然被一位權勢通天的大人物看中。那人強擄走了他的妻子,而他無能為力,百無一用是書生吶……自己亦是被下獄流放,所幸故交將他救出,輾轉流落去了佛國,陰差陽錯,當了住持。”

    “士子已經有了通天徹地之能,想要將妻子帶回。但為時已晚,她已經在宮中香消玉殞。縱然有無上神通,也再也換不回她的性命。”

    “……”

    那語調平緩,不疾不徐,彷佛是一位局外人,講述著一個悲傷的故事。

    可寧離知道絕非如此,幾乎是一股冷氣從腳底升起,伴隨著肺腑間的痛意。

    是上皇,沉迷女色,荒|淫|無|道,強奪人妻。

    他聽過那個故事,甚至還在去夔州之前、尚且是幼童之時。那一|夜阿耶與陳則淵的爭執,所談到宮中那位妙香佛國的美人……

    后來沒有人再講過,或許是自知不光彩、刻意的遮掩。

    無論如何都想不到,那竟然是僧仲虔的發妻。

    僧人語調平靜而柔和,并不怒氣,然而聽的人心底一陣邃涼。

    他是來尋仇的。

    他恨上了大雍,這個曾生他、養他的地方。三年前攔住厲觀瀾,助力西蕃。現下趁此宮變,更想要毀滅。與李觀海不同的是,他帶著玉石俱焚的決心,就沒有想過活著回去。

    僧仲虔柔和道:“東君,你和李島主一戰,已經是強弩之末,我無意與你為敵。”

    寧離咽下滾燙的血沫,凝望著灰衣的僧人:“百姓何辜?江山社稷何辜?”

    僧仲虔神情淡淡:“從我去佛國那一日之后,便已經不是雍人。”

    他斬斷了所有的過往,仇恨凝結為了動力。那驅使他的進境一日千里,妙香佛國的無妄境橫空出世,然而誰也不知道,那位大宗師有這樣一段過往。

    “東君年少,天資卓絕,假以時日,或可合道,何必管這塵世爭端?何況,東君現下或許無礙,若執意阻攔,恐怕會傷勢加重……東君難道真的能舍下你的骨血?”

    柔和的勸說,卻像是無形的威脅,一字一字,道出了接下來可能有的場面。

    僧仲虔望著那側丹朱的衣袍,少年郎君丹衣沐血,風神秀麗。他心想那真是青春年少,彷佛自己當年高中之時,也是這般年歲罷?

    那時心中尚還抱著匡扶社稷、河清海晏的夢想,如今想來,彷佛都已經是上輩子的事情了。

    “我心中有恨,東君不會懂。”

    寧離喘|息著:“我如何不懂?我阿耶為上皇佛前替身,囚禁凈居寺中,被他毒害,死后八年未曾下葬。我父王為上皇蒙蔽、輕信于他,以至于天人永隔。”

    “若非陛下心善,我阿耶只怕如今仍停靈廟中,不得入土。我亦因此自幼身纏劇毒,唯恐年壽不永。”

    “你告訴我,我為何不懂!”

    僧仲虔微微一訝,終于第一次看他面目。建初佛會那時新婚燕爾,他確然也在建鄴。元熙末年,春歸建初……少年容貌,依稀和當年風華皎然的僧人彷佛。

    僧仲虔悄無聲息的嘆了一口氣。

    他神情中現出幾分傷感:“東君何必阻攔?”

    回答毫不遲疑:“住持為何孤身赴建鄴,我就為何阻攔。”

    那話語中的堅定與決心教他微微一怔,明光照耀過少年神情,那是心有所戀、從此劍鋒所向也要將人保全的神情。何況他還正有這樣的能力,那必是粉骨殞身也不會退后半步。竟令人如此歆羨。若當年自己也能如此……

    忽然聽見人啞聲開口:“僧住持,若旁人都無資格來勸你,那我呢?當年為了你的妻子,我父親心中不忍,將她送走,爾后全家下獄,滿門皆斬……難道我也不能說這話?”

    他看向那側的玄衣統領……原來那就是當年唯一活下的蕭氏遺孤。

    “太遲了。”僧仲虔搖頭。

    動搖一閃而過,無數風聲、無數人面,哭嚎與吶喊,最后悉數化作妻子含淚的面龐。

    “太遲了。”僧仲虔喃喃道,手中的種子蒲公英一般飄灑要落下,卻暴|露在金光中,無形籠住。

    那彷佛成為了拉鋸的戰場,微光中無數種子飄浮,奮力掙扎著想要脫出,卻被絲線困縛、凝結不動。

    僧仲虔目光落在那紅衣上:“東君,你再出手,怕是就要保不住了。”

    寧離心中劇痛,他情知自己若是顧惜半分己身、便應該松手,不將元力發動,可到最后,心中寸寸冷卻,又寸寸灼燒。他咽下了口中灼燙的鮮血,仍是不退半分:“住持心中也不忍的罷?”

    “我沒有去過妙香佛國,但是聽說過大師,慈悲為懷,設草廬施藥,救了無數人性命。”

    “住持真的忍心建鄴變成人間煉獄?”

    “你的妻子被困在皇陵中。”他盯著僧仲虔的眼睛,“被困在這一處不得超脫,你不想帶她走嗎,去一個自由的天地,帶她魂歸故里……”

    僧仲虔的目光落在一處,寧離若有所覺,猝然回頭。

    玉階高處,只聽一聲清沉:“住持就此罷手,前塵往事,既往不咎。由朕做 主,開皇陵,自可攜靈柩南去。”

    僧仲虔緩慢的嘆了一口氣。

    僧人目光逡巡,越過了寧離,落在身后清峻的身影上。天子分明朝著他在開口,可滿心滿腹,都向著那銀紅的衣袍。那一身緊繃到了極致,只有面上強作的從容。

    也罷。他說:“陛下不要忘記自己諾言。”

    他緩緩轉身,終于回頭,灰色僧袍飄然而去。

    寧離倚劍站在原地,彷佛一根緊到了極致、將要崩裂的弦,直到此刻,心中才稍稍放下一分。他立時撤去了陣中的真氣,悉數籠歸至身中,暖流入腹,那一瞬險些要落淚。

    他緩緩回首,迎著階上裴昭目光。

    廣場廢墟處,忽然響起老尚書顫顫巍巍問話:“東君何意至帝闕?”

    李觀海身死,僧仲虔遠去,三位大宗師眨眼只余一人。可那摧天坼地的力量猶在眼前,無妄境不入建鄴。老尚書直到此刻才敢發問,幾乎用盡全身力氣。

    我?

    我來建鄴作甚?

    四目相對。

    長夜終盡,天色破曉。

    丹霞衣,赤瓔裳的少年緩步走上,踏過一地的硝煙與煙塵。

    無數目光追隨著他的身影,見得千萬輝光中他走到了玉階高處,驟然間抬掌。名為“朱明”的神兵末端,生出的那一根細枝梢頭,顫顫的開出來一朵梅瓣似的花。

    那一枝春色經逢過冬日酷寒嚴苛,終于在金光暖陽中,含苞綻放。

    山河為證,日月為鑒。

    他燦然一笑,朗朗聲音,傳遍九州四海,乾坤玉宇:

    “陛下,我來向您求親。”

    --正文完--

    胡思亂想間,寧離轉身便要倒走,他還要去禁宮深處、自己離開的地方。

    偏偏就是在那一瞬,視線盡頭掠過宮門,教他身形微微一凝。

    唇邊的笑意緩緩垂落,寧離握緊了手中冰冷的劍柄。

    宮門處,不知何時出現了一身灰色僧袍,無聲立在那處,卓然不群。

    天地間,唯有寧離與那僧人站立,若果從高空中看去,兩人竟成犄角之勢。

    那僧人不知在宮門處看了多久,又或許是將將才來,由始至終,都無人能將他發現。

    因著他的舉動,眾人紛紛看去,見那僧人默然不語。

    寧離緩慢道:“僧住持,三年前在北海,你邀我師父垂釣。今日遠道建鄴,不知所為何事?”

    僧人?北海?三年前?

    剎那間眾人心神俱震,陡然間想起來那一段大雍與西蕃對峙的舊事,更有些重臣武將知曉其中的隱秘:昔年波羅覺慧邀請厲觀瀾于白帝城相會,其實是設了一場無人能應的局。因為那時厲觀瀾身在北海,將他拖住的也是一位大宗師。

    沒有想到……竟然是妙香佛國的住持。

    佛國、北海,一南一北,相隔何止于萬里,當時許多人都以為是李觀海因為私憤,而倘若是僧仲虔……

    寧離心下一沉。

    他直覺這不是什么好事。

    僧仲虔撥弄著腕間的佛珠,面上有種奇特的悲天憫人,他緩緩從殿前看過,掠過臺階宮闕、眾生百態,終于道:“貧僧以為,這里也很適合瘴蘿生長罷?”

    旁人面上還有不解,寧離剎那間已是色變,他盯著眼前的僧人,道:“難怪南郊出了疫癥,原來是住持的手筆。”

    如今天氣尚冷,根本不是疫癥該發的時候,只是因為孫妙應在京,興致勃勃,當即啟程施展一身醫術。寧離那時滿心都在裴昭身上,也沒有多想,這時才咋過味來。

    “住持是出家人,慈悲為懷,做這等傷天害理的事情,也不怕遭報應?”

    僧仲虔神色淡淡:“天理昭昭,輪回不爽,貧僧若能遂愿,便是落入阿鼻地獄又如何?”。

    不對。

    一點都不對。

    傳播疫癥、牽連無辜,這根本不是一位德高望重的高僧會做的事情。更何況僧仲虔為佛國住持,從來只聽聞他心腸和善。他若真敢這么做,隨之而來的便是大雍與佛國的爭端。那簡直是要將佛國拖入不義之地,便是再被戰火血洗都有可能。

    寧離緩慢道:“住持是在開玩笑罷?”

    僧仲虔道:“時間還早,貧僧便與東君講個故事罷。”

    他注目著不遠處巍峨的殿宇,那目光竟然有一些遙遠,說道:“從前有一位大雍的士子,自幼通曉詩文,搏得了個神童的名頭。于是他自命不凡,自以為必成賢臣良將。果然登科折桂、三元及第。然而他卻不被皇帝所喜,又卷入爭端,被派到南方小城做了縣令。他初時郁悶,認為才華無處施展,于是縱|情詩樂,游山玩水,恰好在妙香佛國認識一位女郎,兩人結為夫妻,恩愛繾綣。”

    “可惜世事難料,他做出了一番成績,升了官職,攜妻子北上入京后,卻沒想到,竟然被一位權勢通天的大人物看中。那人強擄走了他的妻子,而他無能為力,百無一用是書生吶……自己亦是被下獄流放,所幸故交將他救出,輾轉流落去了佛國,陰差陽錯,當了住持。”

    “士子已經有了通天徹地之能,想要將妻子帶回。但為時已晚,她已經在宮中香消玉殞。縱然有無上神通,也再也換不回她的性命。”

    “……”

    那語調平緩,不疾不徐,彷佛是一位局外人,講述著一個悲傷的故事。

    可寧離知道絕非如此,幾乎是一股冷氣從腳底升起,伴隨著肺腑間的痛意。

    是上皇,沉迷女色,荒|淫|無|道,強奪人妻。

    他聽過那個故事,甚至還在去夔州之前、尚且是幼童之時。那一|夜阿耶與陳則淵的爭執,所談到宮中那位妙香佛國的美人……

    后來沒有人再講過,或許是自知不光彩、刻意的遮掩。

    無論如何都想不到,那竟然是僧仲虔的發妻。

    僧人語調平靜而柔和,并不怒氣,然而聽的人心底一陣邃涼。

    他是來尋仇的。

    他恨上了大雍,這個曾生他、養他的地方。三年前攔住厲觀瀾,助力西蕃。現下趁此宮變,更想要毀滅。與李觀海不同的是,他帶著玉石俱焚的決心,就沒有想過活著回去。

    僧仲虔柔和道:“東君,你和李島主一戰,已經是強弩之末,我無意與你為敵。”

    寧離咽下滾燙的血沫,凝望著灰衣的僧人:“百姓何辜?江山社稷何辜?”

    僧仲虔神情淡淡:“從我去佛國那一日之后,便已經不是雍人。”

    他斬斷了所有的過往,仇恨凝結為了動力。那驅使他的進境一日千里,妙香佛國的無妄境橫空出世,然而誰也不知道,那位大宗師有這樣一段過往。

    “東君年少,天資卓絕,假以時日,或可合道,何必管這塵世爭端?何況,東君現下或許無礙,若執意阻攔,恐怕會傷勢加重……東君難道真的能舍下你的骨血?”

    柔和的勸說,卻像是無形的威脅,一字一字,道出了接下來可能有的場面。

    僧仲虔望著那側丹朱的衣袍,少年郎君丹衣沐血,風神秀麗。他心想那真是青春年少,彷佛自己當年高中之時,也是這般年歲罷?

    那時心中尚還抱著匡扶社稷、河清海晏的夢想,如今想來,彷佛都已經是上輩子的事情了。

    “我心中有恨,東君不會懂。”

    寧離喘|息著:“我如何不懂?我阿耶為上皇佛前替身,囚禁凈居寺中,被他毒害,死后八年未曾下葬。我父王為上皇蒙蔽、輕信于他,以至于天人永隔。”

    “若非陛下心善,我阿耶只怕如今仍停靈廟中,不得入土。我亦因此自幼身纏劇毒,唯恐年壽不永。”

    “你告訴我,我為何不懂!”

    僧仲虔微微一訝,終于第一次看他面目。建初佛會那時新婚燕爾,他確然也在建鄴。元熙末年,春歸建初……少年容貌,依稀和當年風華皎然的僧人彷佛。

    僧仲虔悄無聲息的嘆了一口氣。

    他神情中現出幾分傷感:“東君何必阻攔?”

    回答毫不遲疑:“住持為何孤身赴建鄴,我就為何阻攔。”

    那話語中的堅定與決心教他微微一怔,明光照耀過少年神情,那是心有所戀、從此劍鋒所向也要將人保全的神情。何況他還正有這樣的能力,那必是粉骨殞身也不會退后半步。竟令人如此歆羨。若當年自己也能如此……

    忽然聽見人啞聲開口:“僧住持,若旁人都無資格來勸你,那我呢?當年為了你的妻子,我父親心中不忍,將她送走,爾后全家下獄,滿門皆斬……難道我也不能說這話?”

    他看向那側的玄衣統領……原來那就是當年唯一活下的蕭氏遺孤。

    “太遲了。”僧仲虔搖頭。

    動搖一閃而過,無數風聲、無數人面,哭嚎與吶喊,最后悉數化作妻子含淚的面龐。

    “太遲了。”僧仲虔喃喃道,手中的種子蒲公英一般飄灑要落下,卻暴|露在金光中,無形籠住。

    那彷佛成為了拉鋸的戰場,微光中無數種子飄浮,奮力掙扎著想要脫出,卻被絲線困縛、凝結不動。

    僧仲虔目光落在那紅衣上:“東君,你再出手,怕是就要保不住了。”

    寧離心中劇痛,他情知自己若是顧惜半分己身、便應該松手,不將元力發動,可到最后,心中寸寸冷卻,又寸寸灼燒。他咽下了口中灼燙的鮮血,仍是不退半分:“住持心中也不忍的罷?”

    “我沒有去過妙香佛國,但是聽說過大師,慈悲為懷,設草廬施藥,救了無數人性命。”

    “住持真的忍心建鄴變成人間煉獄?”

    “你的妻子被困在皇陵中。”他盯著僧仲虔的眼睛,“被困在這一處不得超脫,你不想帶她走嗎,去一個自由的天地,帶她魂歸故里……”

    僧仲虔的目光落在一處,寧離若有所覺,猝然回頭。

    玉階高處,只聽一聲清沉:“住持就此罷手,前塵往事,既往不咎。由朕做 主,開皇陵,自可攜靈柩南去。”

    僧仲虔緩慢的嘆了一口氣。

    僧人目光逡巡,越過了寧離,落在身后清峻的身影上。天子分明朝著他在開口,可滿心滿腹,都向著那銀紅的衣袍。那一身緊繃到了極致,只有面上強作的從容。

    也罷。他說:“陛下不要忘記自己諾言。”

    他緩緩轉身,終于回頭,灰色僧袍飄然而去。

    寧離倚劍站在原地,彷佛一根緊到了極致、將要崩裂的弦,直到此刻,心中才稍稍放下一分。他立時撤去了陣中的真氣,悉數籠歸至身中,暖流入腹,那一瞬險些要落淚。

    他緩緩回首,迎著階上裴昭目光。

    廣場廢墟處,忽然響起老尚書顫顫巍巍問話:“東君何意至帝闕?”

    李觀海身死,僧仲虔遠去,三位大宗師眨眼只余一人。可那摧天坼地的力量猶在眼前,無妄境不入建鄴。老尚書直到此刻才敢發問,幾乎用盡全身力氣。

    我?

    我來建鄴作甚?

    四目相對。

    長夜終盡,天色破曉。

    丹霞衣,赤瓔裳的少年緩步走上,踏過一地的硝煙與煙塵。

    無數目光追隨著他的身影,見得千萬輝光中他走到了玉階高處,驟然間抬掌。名為“朱明”的神兵末端,生出的那一根細枝梢頭,顫顫的開出來一朵梅瓣似的花。

    那一枝春色經逢過冬日酷寒嚴苛,終于在金光暖陽中,含苞綻放。

    山河為證,日月為鑒。

    他燦然一笑,朗朗聲音,傳遍九州四海,乾坤玉宇:

    “陛下,我來向您求親。”

    --正文完--

    胡思亂想間,寧離轉身便要倒走,他還要去禁宮深處、自己離開的地方。

    偏偏就是在那一瞬,視線盡頭掠過宮門,教他身形微微一凝。

    唇邊的笑意緩緩垂落,寧離握緊了手中冰冷的劍柄。

    宮門處,不知何時出現了一身灰色僧袍,無聲立在那處,卓然不群。

    天地間,唯有寧離與那僧人站立,若果從高空中看去,兩人竟成犄角之勢。

    那僧人不知在宮門處看了多久,又或許是將將才來,由始至終,都無人能將他發現。

    因著他的舉動,眾人紛紛看去,見那僧人默然不語。

    寧離緩慢道:“僧住持,三年前在北海,你邀我師父垂釣。今日遠道建鄴,不知所為何事?”

    僧人?北海?三年前?

    剎那間眾人心神俱震,陡然間想起來那一段大雍與西蕃對峙的舊事,更有些重臣武將知曉其中的隱秘:昔年波羅覺慧邀請厲觀瀾于白帝城相會,其實是設了一場無人能應的局。因為那時厲觀瀾身在北海,將他拖住的也是一位大宗師。

    沒有想到……竟然是妙香佛國的住持。

    佛國、北海,一南一北,相隔何止于萬里,當時許多人都以為是李觀海因為私憤,而倘若是僧仲虔……

    寧離心下一沉。

    他直覺這不是什么好事。

    僧仲虔撥弄著腕間的佛珠,面上有種奇特的悲天憫人,他緩緩從殿前看過,掠過臺階宮闕、眾生百態,終于道:“貧僧以為,這里也很適合瘴蘿生長罷?”

    旁人面上還有不解,寧離剎那間已是色變,他盯著眼前的僧人,道:“難怪南郊出了疫癥,原來是住持的手筆。”

    如今天氣尚冷,根本不是疫癥該發的時候,只是因為孫妙應在京,興致勃勃,當即啟程施展一身醫術。寧離那時滿心都在裴昭身上,也沒有多想,這時才咋過味來。

    “住持是出家人,慈悲為懷,做這等傷天害理的事情,也不怕遭報應?”

    僧仲虔神色淡淡:“天理昭昭,輪回不爽,貧僧若能遂愿,便是落入阿鼻地獄又如何?”。

    不對。

    一點都不對。

    傳播疫癥、牽連無辜,這根本不是一位德高望重的高僧會做的事情。更何況僧仲虔為佛國住持,從來只聽聞他心腸和善。他若真敢這么做,隨之而來的便是大雍與佛國的爭端。那簡直是要將佛國拖入不義之地,便是再被戰火血洗都有可能。

    寧離緩慢道:“住持是在開玩笑罷?”

    僧仲虔道:“時間還早,貧僧便與東君講個故事罷。”

    他注目著不遠處巍峨的殿宇,那目光竟然有一些遙遠,說道:“從前有一位大雍的士子,自幼通曉詩文,搏得了個神童的名頭。于是他自命不凡,自以為必成賢臣良將。果然登科折桂、三元及第。然而他卻不被皇帝所喜,又卷入爭端,被派到南方小城做了縣令。他初時郁悶,認為才華無處施展,于是縱|情詩樂,游山玩水,恰好在妙香佛國認識一位女郎,兩人結為夫妻,恩愛繾綣。”

    “可惜世事難料,他做出了一番成績,升了官職,攜妻子北上入京后,卻沒想到,竟然被一位權勢通天的大人物看中。那人強擄走了他的妻子,而他無能為力,百無一用是書生吶……自己亦是被下獄流放,所幸故交將他救出,輾轉流落去了佛國,陰差陽錯,當了住持。”

    “士子已經有了通天徹地之能,想要將妻子帶回。但為時已晚,她已經在宮中香消玉殞。縱然有無上神通,也再也換不回她的性命。”

    “……”

    那語調平緩,不疾不徐,彷佛是一位局外人,講述著一個悲傷的故事。

    可寧離知道絕非如此,幾乎是一股冷氣從腳底升起,伴隨著肺腑間的痛意。

    是上皇,沉迷女色,荒|淫|無|道,強奪人妻。

    他聽過那個故事,甚至還在去夔州之前、尚且是幼童之時。那一|夜阿耶與陳則淵的爭執,所談到宮中那位妙香佛國的美人……

    后來沒有人再講過,或許是自知不光彩、刻意的遮掩。

    無論如何都想不到,那竟然是僧仲虔的發妻。

    僧人語調平靜而柔和,并不怒氣,然而聽的人心底一陣邃涼。

    他是來尋仇的。

    他恨上了大雍,這個曾生他、養他的地方。三年前攔住厲觀瀾,助力西蕃。現下趁此宮變,更想要毀滅。與李觀海不同的是,他帶著玉石俱焚的決心,就沒有想過活著回去。

    僧仲虔柔和道:“東君,你和李島主一戰,已經是強弩之末,我無意與你為敵。”

    寧離咽下滾燙的血沫,凝望著灰衣的僧人:“百姓何辜?江山社稷何辜?”

    僧仲虔神情淡淡:“從我去佛國那一日之后,便已經不是雍人。”

    他斬斷了所有的過往,仇恨凝結為了動力。那驅使他的進境一日千里,妙香佛國的無妄境橫空出世,然而誰也不知道,那位大宗師有這樣一段過往。

    “東君年少,天資卓絕,假以時日,或可合道,何必管這塵世爭端?何況,東君現下或許無礙,若執意阻攔,恐怕會傷勢加重……東君難道真的能舍下你的骨血?”

    柔和的勸說,卻像是無形的威脅,一字一字,道出了接下來可能有的場面。

    僧仲虔望著那側丹朱的衣袍,少年郎君丹衣沐血,風神秀麗。他心想那真是青春年少,彷佛自己當年高中之時,也是這般年歲罷?

    那時心中尚還抱著匡扶社稷、河清海晏的夢想,如今想來,彷佛都已經是上輩子的事情了。

    “我心中有恨,東君不會懂。”

    寧離喘|息著:“我如何不懂?我阿耶為上皇佛前替身,囚禁凈居寺中,被他毒害,死后八年未曾下葬。我父王為上皇蒙蔽、輕信于他,以至于天人永隔。”

    “若非陛下心善,我阿耶只怕如今仍停靈廟中,不得入土。我亦因此自幼身纏劇毒,唯恐年壽不永。”

    “你告訴我,我為何不懂!”

    僧仲虔微微一訝,終于第一次看他面目。建初佛會那時新婚燕爾,他確然也在建鄴。元熙末年,春歸建初……少年容貌,依稀和當年風華皎然的僧人彷佛。

    僧仲虔悄無聲息的嘆了一口氣。

    他神情中現出幾分傷感:“東君何必阻攔?”

    回答毫不遲疑:“住持為何孤身赴建鄴,我就為何阻攔。”

    那話語中的堅定與決心教他微微一怔,明光照耀過少年神情,那是心有所戀、從此劍鋒所向也要將人保全的神情。何況他還正有這樣的能力,那必是粉骨殞身也不會退后半步。竟令人如此歆羨。若當年自己也能如此……

    忽然聽見人啞聲開口:“僧住持,若旁人都無資格來勸你,那我呢?當年為了你的妻子,我父親心中不忍,將她送走,爾后全家下獄,滿門皆斬……難道我也不能說這話?”

    他看向那側的玄衣統領……原來那就是當年唯一活下的蕭氏遺孤。

    “太遲了。”僧仲虔搖頭。

    動搖一閃而過,無數風聲、無數人面,哭嚎與吶喊,最后悉數化作妻子含淚的面龐。

    “太遲了。”僧仲虔喃喃道,手中的種子蒲公英一般飄灑要落下,卻暴|露在金光中,無形籠住。

    那彷佛成為了拉鋸的戰場,微光中無數種子飄浮,奮力掙扎著想要脫出,卻被絲線困縛、凝結不動。

    僧仲虔目光落在那紅衣上:“東君,你再出手,怕是就要保不住了。”

    寧離心中劇痛,他情知自己若是顧惜半分己身、便應該松手,不將元力發動,可到最后,心中寸寸冷卻,又寸寸灼燒。他咽下了口中灼燙的鮮血,仍是不退半分:“住持心中也不忍的罷?”

    “我沒有去過妙香佛國,但是聽說過大師,慈悲為懷,設草廬施藥,救了無數人性命。”

    “住持真的忍心建鄴變成人間煉獄?”

    “你的妻子被困在皇陵中。”他盯著僧仲虔的眼睛,“被困在這一處不得超脫,你不想帶她走嗎,去一個自由的天地,帶她魂歸故里……”

    僧仲虔的目光落在一處,寧離若有所覺,猝然回頭。

    玉階高處,只聽一聲清沉:“住持就此罷手,前塵往事,既往不咎。由朕做 主,開皇陵,自可攜靈柩南去。”

    僧仲虔緩慢的嘆了一口氣。

    僧人目光逡巡,越過了寧離,落在身后清峻的身影上。天子分明朝著他在開口,可滿心滿腹,都向著那銀紅的衣袍。那一身緊繃到了極致,只有面上強作的從容。

    也罷。他說:“陛下不要忘記自己諾言。”

    他緩緩轉身,終于回頭,灰色僧袍飄然而去。

    寧離倚劍站在原地,彷佛一根緊到了極致、將要崩裂的弦,直到此刻,心中才稍稍放下一分。他立時撤去了陣中的真氣,悉數籠歸至身中,暖流入腹,那一瞬險些要落淚。

    他緩緩回首,迎著階上裴昭目光。

    廣場廢墟處,忽然響起老尚書顫顫巍巍問話:“東君何意至帝闕?”

    李觀海身死,僧仲虔遠去,三位大宗師眨眼只余一人。可那摧天坼地的力量猶在眼前,無妄境不入建鄴。老尚書直到此刻才敢發問,幾乎用盡全身力氣。

    我?

    我來建鄴作甚?

    四目相對。

    長夜終盡,天色破曉。

    丹霞衣,赤瓔裳的少年緩步走上,踏過一地的硝煙與煙塵。

    無數目光追隨著他的身影,見得千萬輝光中他走到了玉階高處,驟然間抬掌。名為“朱明”的神兵末端,生出的那一根細枝梢頭,顫顫的開出來一朵梅瓣似的花。

    那一枝春色經逢過冬日酷寒嚴苛,終于在金光暖陽中,含苞綻放。

    山河為證,日月為鑒。

    他燦然一笑,朗朗聲音,傳遍九州四海,乾坤玉宇:

    “陛下,我來向您求親。”

    --正文完--

    胡思亂想間,寧離轉身便要倒走,他還要去禁宮深處、自己離開的地方。

    偏偏就是在那一瞬,視線盡頭掠過宮門,教他身形微微一凝。

    唇邊的笑意緩緩垂落,寧離握緊了手中冰冷的劍柄。

    宮門處,不知何時出現了一身灰色僧袍,無聲立在那處,卓然不群。

    天地間,唯有寧離與那僧人站立,若果從高空中看去,兩人竟成犄角之勢。

    那僧人不知在宮門處看了多久,又或許是將將才來,由始至終,都無人能將他發現。

    因著他的舉動,眾人紛紛看去,見那僧人默然不語。

    寧離緩慢道:“僧住持,三年前在北海,你邀我師父垂釣。今日遠道建鄴,不知所為何事?”

    僧人?北海?三年前?

    剎那間眾人心神俱震,陡然間想起來那一段大雍與西蕃對峙的舊事,更有些重臣武將知曉其中的隱秘:昔年波羅覺慧邀請厲觀瀾于白帝城相會,其實是設了一場無人能應的局。因為那時厲觀瀾身在北海,將他拖住的也是一位大宗師。

    沒有想到……竟然是妙香佛國的住持。

    佛國、北海,一南一北,相隔何止于萬里,當時許多人都以為是李觀海因為私憤,而倘若是僧仲虔……

    寧離心下一沉。

    他直覺這不是什么好事。

    僧仲虔撥弄著腕間的佛珠,面上有種奇特的悲天憫人,他緩緩從殿前看過,掠過臺階宮闕、眾生百態,終于道:“貧僧以為,這里也很適合瘴蘿生長罷?”

    旁人面上還有不解,寧離剎那間已是色變,他盯著眼前的僧人,道:“難怪南郊出了疫癥,原來是住持的手筆。”

    如今天氣尚冷,根本不是疫癥該發的時候,只是因為孫妙應在京,興致勃勃,當即啟程施展一身醫術。寧離那時滿心都在裴昭身上,也沒有多想,這時才咋過味來。

    “住持是出家人,慈悲為懷,做這等傷天害理的事情,也不怕遭報應?”

    僧仲虔神色淡淡:“天理昭昭,輪回不爽,貧僧若能遂愿,便是落入阿鼻地獄又如何?”。

    不對。

    一點都不對。

    傳播疫癥、牽連無辜,這根本不是一位德高望重的高僧會做的事情。更何況僧仲虔為佛國住持,從來只聽聞他心腸和善。他若真敢這么做,隨之而來的便是大雍與佛國的爭端。那簡直是要將佛國拖入不義之地,便是再被戰火血洗都有可能。

    寧離緩慢道:“住持是在開玩笑罷?”

    僧仲虔道:“時間還早,貧僧便與東君講個故事罷。”

    他注目著不遠處巍峨的殿宇,那目光竟然有一些遙遠,說道:“從前有一位大雍的士子,自幼通曉詩文,搏得了個神童的名頭。于是他自命不凡,自以為必成賢臣良將。果然登科折桂、三元及第。然而他卻不被皇帝所喜,又卷入爭端,被派到南方小城做了縣令。他初時郁悶,認為才華無處施展,于是縱|情詩樂,游山玩水,恰好在妙香佛國認識一位女郎,兩人結為夫妻,恩愛繾綣。”

    “可惜世事難料,他做出了一番成績,升了官職,攜妻子北上入京后,卻沒想到,竟然被一位權勢通天的大人物看中。那人強擄走了他的妻子,而他無能為力,百無一用是書生吶……自己亦是被下獄流放,所幸故交將他救出,輾轉流落去了佛國,陰差陽錯,當了住持。”

    “士子已經有了通天徹地之能,想要將妻子帶回。但為時已晚,她已經在宮中香消玉殞。縱然有無上神通,也再也換不回她的性命。”

    “……”

    那語調平緩,不疾不徐,彷佛是一位局外人,講述著一個悲傷的故事。

    可寧離知道絕非如此,幾乎是一股冷氣從腳底升起,伴隨著肺腑間的痛意。

    是上皇,沉迷女色,荒|淫|無|道,強奪人妻。

    他聽過那個故事,甚至還在去夔州之前、尚且是幼童之時。那一|夜阿耶與陳則淵的爭執,所談到宮中那位妙香佛國的美人……

    后來沒有人再講過,或許是自知不光彩、刻意的遮掩。

    無論如何都想不到,那竟然是僧仲虔的發妻。

    僧人語調平靜而柔和,并不怒氣,然而聽的人心底一陣邃涼。

    他是來尋仇的。

    他恨上了大雍,這個曾生他、養他的地方。三年前攔住厲觀瀾,助力西蕃。現下趁此宮變,更想要毀滅。與李觀海不同的是,他帶著玉石俱焚的決心,就沒有想過活著回去。

    僧仲虔柔和道:“東君,你和李島主一戰,已經是強弩之末,我無意與你為敵。”

    寧離咽下滾燙的血沫,凝望著灰衣的僧人:“百姓何辜?江山社稷何辜?”

    僧仲虔神情淡淡:“從我去佛國那一日之后,便已經不是雍人。”

    他斬斷了所有的過往,仇恨凝結為了動力。那驅使他的進境一日千里,妙香佛國的無妄境橫空出世,然而誰也不知道,那位大宗師有這樣一段過往。

    “東君年少,天資卓絕,假以時日,或可合道,何必管這塵世爭端?何況,東君現下或許無礙,若執意阻攔,恐怕會傷勢加重……東君難道真的能舍下你的骨血?”

    柔和的勸說,卻像是無形的威脅,一字一字,道出了接下來可能有的場面。

    僧仲虔望著那側丹朱的衣袍,少年郎君丹衣沐血,風神秀麗。他心想那真是青春年少,彷佛自己當年高中之時,也是這般年歲罷?

    那時心中尚還抱著匡扶社稷、河清海晏的夢想,如今想來,彷佛都已經是上輩子的事情了。

    “我心中有恨,東君不會懂。”

    寧離喘|息著:“我如何不懂?我阿耶為上皇佛前替身,囚禁凈居寺中,被他毒害,死后八年未曾下葬。我父王為上皇蒙蔽、輕信于他,以至于天人永隔。”

    “若非陛下心善,我阿耶只怕如今仍停靈廟中,不得入土。我亦因此自幼身纏劇毒,唯恐年壽不永。”

    “你告訴我,我為何不懂!”

    僧仲虔微微一訝,終于第一次看他面目。建初佛會那時新婚燕爾,他確然也在建鄴。元熙末年,春歸建初……少年容貌,依稀和當年風華皎然的僧人彷佛。

    僧仲虔悄無聲息的嘆了一口氣。

    他神情中現出幾分傷感:“東君何必阻攔?”

    回答毫不遲疑:“住持為何孤身赴建鄴,我就為何阻攔。”

    那話語中的堅定與決心教他微微一怔,明光照耀過少年神情,那是心有所戀、從此劍鋒所向也要將人保全的神情。何況他還正有這樣的能力,那必是粉骨殞身也不會退后半步。竟令人如此歆羨。若當年自己也能如此……

    忽然聽見人啞聲開口:“僧住持,若旁人都無資格來勸你,那我呢?當年為了你的妻子,我父親心中不忍,將她送走,爾后全家下獄,滿門皆斬……難道我也不能說這話?”

    他看向那側的玄衣統領……原來那就是當年唯一活下的蕭氏遺孤。

    “太遲了。”僧仲虔搖頭。

    動搖一閃而過,無數風聲、無數人面,哭嚎與吶喊,最后悉數化作妻子含淚的面龐。

    “太遲了。”僧仲虔喃喃道,手中的種子蒲公英一般飄灑要落下,卻暴|露在金光中,無形籠住。

    那彷佛成為了拉鋸的戰場,微光中無數種子飄浮,奮力掙扎著想要脫出,卻被絲線困縛、凝結不動。

    僧仲虔目光落在那紅衣上:“東君,你再出手,怕是就要保不住了。”

    寧離心中劇痛,他情知自己若是顧惜半分己身、便應該松手,不將元力發動,可到最后,心中寸寸冷卻,又寸寸灼燒。他咽下了口中灼燙的鮮血,仍是不退半分:“住持心中也不忍的罷?”

    “我沒有去過妙香佛國,但是聽說過大師,慈悲為懷,設草廬施藥,救了無數人性命。”

    “住持真的忍心建鄴變成人間煉獄?”

    “你的妻子被困在皇陵中。”他盯著僧仲虔的眼睛,“被困在這一處不得超脫,你不想帶她走嗎,去一個自由的天地,帶她魂歸故里……”

    僧仲虔的目光落在一處,寧離若有所覺,猝然回頭。

    玉階高處,只聽一聲清沉:“住持就此罷手,前塵往事,既往不咎。由朕做 主,開皇陵,自可攜靈柩南去。”

    僧仲虔緩慢的嘆了一口氣。

    僧人目光逡巡,越過了寧離,落在身后清峻的身影上。天子分明朝著他在開口,可滿心滿腹,都向著那銀紅的衣袍。那一身緊繃到了極致,只有面上強作的從容。

    也罷。他說:“陛下不要忘記自己諾言。”

    他緩緩轉身,終于回頭,灰色僧袍飄然而去。

    寧離倚劍站在原地,彷佛一根緊到了極致、將要崩裂的弦,直到此刻,心中才稍稍放下一分。他立時撤去了陣中的真氣,悉數籠歸至身中,暖流入腹,那一瞬險些要落淚。

    他緩緩回首,迎著階上裴昭目光。

    廣場廢墟處,忽然響起老尚書顫顫巍巍問話:“東君何意至帝闕?”

    李觀海身死,僧仲虔遠去,三位大宗師眨眼只余一人。可那摧天坼地的力量猶在眼前,無妄境不入建鄴。老尚書直到此刻才敢發問,幾乎用盡全身力氣。

    我?

    我來建鄴作甚?

    四目相對。

    長夜終盡,天色破曉。

    丹霞衣,赤瓔裳的少年緩步走上,踏過一地的硝煙與煙塵。

    無數目光追隨著他的身影,見得千萬輝光中他走到了玉階高處,驟然間抬掌。名為“朱明”的神兵末端,生出的那一根細枝梢頭,顫顫的開出來一朵梅瓣似的花。

    那一枝春色經逢過冬日酷寒嚴苛,終于在金光暖陽中,含苞綻放。

    山河為證,日月為鑒。

    他燦然一笑,朗朗聲音,傳遍九州四海,乾坤玉宇:

    “陛下,我來向您求親。”

    --正文完--

    胡思亂想間,寧離轉身便要倒走,他還要去禁宮深處、自己離開的地方。

    偏偏就是在那一瞬,視線盡頭掠過宮門,教他身形微微一凝。

    唇邊的笑意緩緩垂落,寧離握緊了手中冰冷的劍柄。

    宮門處,不知何時出現了一身灰色僧袍,無聲立在那處,卓然不群。

    天地間,唯有寧離與那僧人站立,若果從高空中看去,兩人竟成犄角之勢。

    那僧人不知在宮門處看了多久,又或許是將將才來,由始至終,都無人能將他發現。

    因著他的舉動,眾人紛紛看去,見那僧人默然不語。

    寧離緩慢道:“僧住持,三年前在北海,你邀我師父垂釣。今日遠道建鄴,不知所為何事?”

    僧人?北海?三年前?

    剎那間眾人心神俱震,陡然間想起來那一段大雍與西蕃對峙的舊事,更有些重臣武將知曉其中的隱秘:昔年波羅覺慧邀請厲觀瀾于白帝城相會,其實是設了一場無人能應的局。因為那時厲觀瀾身在北海,將他拖住的也是一位大宗師。

    沒有想到……竟然是妙香佛國的住持。

    佛國、北海,一南一北,相隔何止于萬里,當時許多人都以為是李觀海因為私憤,而倘若是僧仲虔……

    寧離心下一沉。

    他直覺這不是什么好事。

    僧仲虔撥弄著腕間的佛珠,面上有種奇特的悲天憫人,他緩緩從殿前看過,掠過臺階宮闕、眾生百態,終于道:“貧僧以為,這里也很適合瘴蘿生長罷?”

    旁人面上還有不解,寧離剎那間已是色變,他盯著眼前的僧人,道:“難怪南郊出了疫癥,原來是住持的手筆。”

    如今天氣尚冷,根本不是疫癥該發的時候,只是因為孫妙應在京,興致勃勃,當即啟程施展一身醫術。寧離那時滿心都在裴昭身上,也沒有多想,這時才咋過味來。

    “住持是出家人,慈悲為懷,做這等傷天害理的事情,也不怕遭報應?”

    僧仲虔神色淡淡:“天理昭昭,輪回不爽,貧僧若能遂愿,便是落入阿鼻地獄又如何?”。

    不對。

    一點都不對。

    傳播疫癥、牽連無辜,這根本不是一位德高望重的高僧會做的事情。更何況僧仲虔為佛國住持,從來只聽聞他心腸和善。他若真敢這么做,隨之而來的便是大雍與佛國的爭端。那簡直是要將佛國拖入不義之地,便是再被戰火血洗都有可能。

    寧離緩慢道:“住持是在開玩笑罷?”

    僧仲虔道:“時間還早,貧僧便與東君講個故事罷。”

    他注目著不遠處巍峨的殿宇,那目光竟然有一些遙遠,說道:“從前有一位大雍的士子,自幼通曉詩文,搏得了個神童的名頭。于是他自命不凡,自以為必成賢臣良將。果然登科折桂、三元及第。然而他卻不被皇帝所喜,又卷入爭端,被派到南方小城做了縣令。他初時郁悶,認為才華無處施展,于是縱|情詩樂,游山玩水,恰好在妙香佛國認識一位女郎,兩人結為夫妻,恩愛繾綣。”

    “可惜世事難料,他做出了一番成績,升了官職,攜妻子北上入京后,卻沒想到,竟然被一位權勢通天的大人物看中。那人強擄走了他的妻子,而他無能為力,百無一用是書生吶……自己亦是被下獄流放,所幸故交將他救出,輾轉流落去了佛國,陰差陽錯,當了住持。”

    “士子已經有了通天徹地之能,想要將妻子帶回。但為時已晚,她已經在宮中香消玉殞。縱然有無上神通,也再也換不回她的性命。”

    “……”

    那語調平緩,不疾不徐,彷佛是一位局外人,講述著一個悲傷的故事。

    可寧離知道絕非如此,幾乎是一股冷氣從腳底升起,伴隨著肺腑間的痛意。

    是上皇,沉迷女色,荒|淫|無|道,強奪人妻。

    他聽過那個故事,甚至還在去夔州之前、尚且是幼童之時。那一|夜阿耶與陳則淵的爭執,所談到宮中那位妙香佛國的美人……

    后來沒有人再講過,或許是自知不光彩、刻意的遮掩。

    無論如何都想不到,那竟然是僧仲虔的發妻。

    僧人語調平靜而柔和,并不怒氣,然而聽的人心底一陣邃涼。

    他是來尋仇的。

    他恨上了大雍,這個曾生他、養他的地方。三年前攔住厲觀瀾,助力西蕃。現下趁此宮變,更想要毀滅。與李觀海不同的是,他帶著玉石俱焚的決心,就沒有想過活著回去。

    僧仲虔柔和道:“東君,你和李島主一戰,已經是強弩之末,我無意與你為敵。”

    寧離咽下滾燙的血沫,凝望著灰衣的僧人:“百姓何辜?江山社稷何辜?”

    僧仲虔神情淡淡:“從我去佛國那一日之后,便已經不是雍人。”

    他斬斷了所有的過往,仇恨凝結為了動力。那驅使他的進境一日千里,妙香佛國的無妄境橫空出世,然而誰也不知道,那位大宗師有這樣一段過往。

    “東君年少,天資卓絕,假以時日,或可合道,何必管這塵世爭端?何況,東君現下或許無礙,若執意阻攔,恐怕會傷勢加重……東君難道真的能舍下你的骨血?”

    柔和的勸說,卻像是無形的威脅,一字一字,道出了接下來可能有的場面。

    僧仲虔望著那側丹朱的衣袍,少年郎君丹衣沐血,風神秀麗。他心想那真是青春年少,彷佛自己當年高中之時,也是這般年歲罷?

    那時心中尚還抱著匡扶社稷、河清海晏的夢想,如今想來,彷佛都已經是上輩子的事情了。

    “我心中有恨,東君不會懂。”

    寧離喘|息著:“我如何不懂?我阿耶為上皇佛前替身,囚禁凈居寺中,被他毒害,死后八年未曾下葬。我父王為上皇蒙蔽、輕信于他,以至于天人永隔。”

    “若非陛下心善,我阿耶只怕如今仍停靈廟中,不得入土。我亦因此自幼身纏劇毒,唯恐年壽不永。”

    “你告訴我,我為何不懂!”

    僧仲虔微微一訝,終于第一次看他面目。建初佛會那時新婚燕爾,他確然也在建鄴。元熙末年,春歸建初……少年容貌,依稀和當年風華皎然的僧人彷佛。

    僧仲虔悄無聲息的嘆了一口氣。

    他神情中現出幾分傷感:“東君何必阻攔?”

    回答毫不遲疑:“住持為何孤身赴建鄴,我就為何阻攔。”

    那話語中的堅定與決心教他微微一怔,明光照耀過少年神情,那是心有所戀、從此劍鋒所向也要將人保全的神情。何況他還正有這樣的能力,那必是粉骨殞身也不會退后半步。竟令人如此歆羨。若當年自己也能如此……

    忽然聽見人啞聲開口:“僧住持,若旁人都無資格來勸你,那我呢?當年為了你的妻子,我父親心中不忍,將她送走,爾后全家下獄,滿門皆斬……難道我也不能說這話?”

    他看向那側的玄衣統領……原來那就是當年唯一活下的蕭氏遺孤。

    “太遲了。”僧仲虔搖頭。

    動搖一閃而過,無數風聲、無數人面,哭嚎與吶喊,最后悉數化作妻子含淚的面龐。

    “太遲了。”僧仲虔喃喃道,手中的種子蒲公英一般飄灑要落下,卻暴|露在金光中,無形籠住。

    那彷佛成為了拉鋸的戰場,微光中無數種子飄浮,奮力掙扎著想要脫出,卻被絲線困縛、凝結不動。

    僧仲虔目光落在那紅衣上:“東君,你再出手,怕是就要保不住了。”

    寧離心中劇痛,他情知自己若是顧惜半分己身、便應該松手,不將元力發動,可到最后,心中寸寸冷卻,又寸寸灼燒。他咽下了口中灼燙的鮮血,仍是不退半分:“住持心中也不忍的罷?”

    “我沒有去過妙香佛國,但是聽說過大師,慈悲為懷,設草廬施藥,救了無數人性命。”

    “住持真的忍心建鄴變成人間煉獄?”

    “你的妻子被困在皇陵中。”他盯著僧仲虔的眼睛,“被困在這一處不得超脫,你不想帶她走嗎,去一個自由的天地,帶她魂歸故里……”

    僧仲虔的目光落在一處,寧離若有所覺,猝然回頭。

    玉階高處,只聽一聲清沉:“住持就此罷手,前塵往事,既往不咎。由朕做 主,開皇陵,自可攜靈柩南去。”

    僧仲虔緩慢的嘆了一口氣。

    僧人目光逡巡,越過了寧離,落在身后清峻的身影上。天子分明朝著他在開口,可滿心滿腹,都向著那銀紅的衣袍。那一身緊繃到了極致,只有面上強作的從容。

    也罷。他說:“陛下不要忘記自己諾言。”

    他緩緩轉身,終于回頭,灰色僧袍飄然而去。

    寧離倚劍站在原地,彷佛一根緊到了極致、將要崩裂的弦,直到此刻,心中才稍稍放下一分。他立時撤去了陣中的真氣,悉數籠歸至身中,暖流入腹,那一瞬險些要落淚。

    他緩緩回首,迎著階上裴昭目光。

    廣場廢墟處,忽然響起老尚書顫顫巍巍問話:“東君何意至帝闕?”

    李觀海身死,僧仲虔遠去,三位大宗師眨眼只余一人。可那摧天坼地的力量猶在眼前,無妄境不入建鄴。老尚書直到此刻才敢發問,幾乎用盡全身力氣。

    我?

    我來建鄴作甚?

    四目相對。

    長夜終盡,天色破曉。

    丹霞衣,赤瓔裳的少年緩步走上,踏過一地的硝煙與煙塵。

    無數目光追隨著他的身影,見得千萬輝光中他走到了玉階高處,驟然間抬掌。名為“朱明”的神兵末端,生出的那一根細枝梢頭,顫顫的開出來一朵梅瓣似的花。

    那一枝春色經逢過冬日酷寒嚴苛,終于在金光暖陽中,含苞綻放。

    山河為證,日月為鑒。

    他燦然一笑,朗朗聲音,傳遍九州四海,乾坤玉宇:

    “陛下,我來向您求親。”

    --正文完--

    胡思亂想間,寧離轉身便要倒走,他還要去禁宮深處、自己離開的地方。

    偏偏就是在那一瞬,視線盡頭掠過宮門,教他身形微微一凝。

    唇邊的笑意緩緩垂落,寧離握緊了手中冰冷的劍柄。

    宮門處,不知何時出現了一身灰色僧袍,無聲立在那處,卓然不群。

    天地間,唯有寧離與那僧人站立,若果從高空中看去,兩人竟成犄角之勢。

    那僧人不知在宮門處看了多久,又或許是將將才來,由始至終,都無人能將他發現。

    因著他的舉動,眾人紛紛看去,見那僧人默然不語。

    寧離緩慢道:“僧住持,三年前在北海,你邀我師父垂釣。今日遠道建鄴,不知所為何事?”

    僧人?北海?三年前?

    剎那間眾人心神俱震,陡然間想起來那一段大雍與西蕃對峙的舊事,更有些重臣武將知曉其中的隱秘:昔年波羅覺慧邀請厲觀瀾于白帝城相會,其實是設了一場無人能應的局。因為那時厲觀瀾身在北海,將他拖住的也是一位大宗師。

    沒有想到……竟然是妙香佛國的住持。

    佛國、北海,一南一北,相隔何止于萬里,當時許多人都以為是李觀海因為私憤,而倘若是僧仲虔……

    寧離心下一沉。

    他直覺這不是什么好事。

    僧仲虔撥弄著腕間的佛珠,面上有種奇特的悲天憫人,他緩緩從殿前看過,掠過臺階宮闕、眾生百態,終于道:“貧僧以為,這里也很適合瘴蘿生長罷?”

    旁人面上還有不解,寧離剎那間已是色變,他盯著眼前的僧人,道:“難怪南郊出了疫癥,原來是住持的手筆。”

    如今天氣尚冷,根本不是疫癥該發的時候,只是因為孫妙應在京,興致勃勃,當即啟程施展一身醫術。寧離那時滿心都在裴昭身上,也沒有多想,這時才咋過味來。

    “住持是出家人,慈悲為懷,做這等傷天害理的事情,也不怕遭報應?”

    僧仲虔神色淡淡:“天理昭昭,輪回不爽,貧僧若能遂愿,便是落入阿鼻地獄又如何?”。

    不對。

    一點都不對。

    傳播疫癥、牽連無辜,這根本不是一位德高望重的高僧會做的事情。更何況僧仲虔為佛國住持,從來只聽聞他心腸和善。他若真敢這么做,隨之而來的便是大雍與佛國的爭端。那簡直是要將佛國拖入不義之地,便是再被戰火血洗都有可能。

    寧離緩慢道:“住持是在開玩笑罷?”

    僧仲虔道:“時間還早,貧僧便與東君講個故事罷。”

    他注目著不遠處巍峨的殿宇,那目光竟然有一些遙遠,說道:“從前有一位大雍的士子,自幼通曉詩文,搏得了個神童的名頭。于是他自命不凡,自以為必成賢臣良將。果然登科折桂、三元及第。然而他卻不被皇帝所喜,又卷入爭端,被派到南方小城做了縣令。他初時郁悶,認為才華無處施展,于是縱|情詩樂,游山玩水,恰好在妙香佛國認識一位女郎,兩人結為夫妻,恩愛繾綣。”

    “可惜世事難料,他做出了一番成績,升了官職,攜妻子北上入京后,卻沒想到,竟然被一位權勢通天的大人物看中。那人強擄走了他的妻子,而他無能為力,百無一用是書生吶……自己亦是被下獄流放,所幸故交將他救出,輾轉流落去了佛國,陰差陽錯,當了住持。”

    “士子已經有了通天徹地之能,想要將妻子帶回。但為時已晚,她已經在宮中香消玉殞。縱然有無上神通,也再也換不回她的性命。”

    “……”

    那語調平緩,不疾不徐,彷佛是一位局外人,講述著一個悲傷的故事。

    可寧離知道絕非如此,幾乎是一股冷氣從腳底升起,伴隨著肺腑間的痛意。

    是上皇,沉迷女色,荒|淫|無|道,強奪人妻。

    他聽過那個故事,甚至還在去夔州之前、尚且是幼童之時。那一|夜阿耶與陳則淵的爭執,所談到宮中那位妙香佛國的美人……

    后來沒有人再講過,或許是自知不光彩、刻意的遮掩。

    無論如何都想不到,那竟然是僧仲虔的發妻。

    僧人語調平靜而柔和,并不怒氣,然而聽的人心底一陣邃涼。

    他是來尋仇的。

    他恨上了大雍,這個曾生他、養他的地方。三年前攔住厲觀瀾,助力西蕃。現下趁此宮變,更想要毀滅。與李觀海不同的是,他帶著玉石俱焚的決心,就沒有想過活著回去。

    僧仲虔柔和道:“東君,你和李島主一戰,已經是強弩之末,我無意與你為敵。”

    寧離咽下滾燙的血沫,凝望著灰衣的僧人:“百姓何辜?江山社稷何辜?”

    僧仲虔神情淡淡:“從我去佛國那一日之后,便已經不是雍人。”

    他斬斷了所有的過往,仇恨凝結為了動力。那驅使他的進境一日千里,妙香佛國的無妄境橫空出世,然而誰也不知道,那位大宗師有這樣一段過往。

    “東君年少,天資卓絕,假以時日,或可合道,何必管這塵世爭端?何況,東君現下或許無礙,若執意阻攔,恐怕會傷勢加重……東君難道真的能舍下你的骨血?”

    柔和的勸說,卻像是無形的威脅,一字一字,道出了接下來可能有的場面。

    僧仲虔望著那側丹朱的衣袍,少年郎君丹衣沐血,風神秀麗。他心想那真是青春年少,彷佛自己當年高中之時,也是這般年歲罷?

    那時心中尚還抱著匡扶社稷、河清海晏的夢想,如今想來,彷佛都已經是上輩子的事情了。

    “我心中有恨,東君不會懂。”

    寧離喘|息著:“我如何不懂?我阿耶為上皇佛前替身,囚禁凈居寺中,被他毒害,死后八年未曾下葬。我父王為上皇蒙蔽、輕信于他,以至于天人永隔。”

    “若非陛下心善,我阿耶只怕如今仍停靈廟中,不得入土。我亦因此自幼身纏劇毒,唯恐年壽不永。”

    “你告訴我,我為何不懂!”

    僧仲虔微微一訝,終于第一次看他面目。建初佛會那時新婚燕爾,他確然也在建鄴。元熙末年,春歸建初……少年容貌,依稀和當年風華皎然的僧人彷佛。

    僧仲虔悄無聲息的嘆了一口氣。

    他神情中現出幾分傷感:“東君何必阻攔?”

    回答毫不遲疑:“住持為何孤身赴建鄴,我就為何阻攔。”

    那話語中的堅定與決心教他微微一怔,明光照耀過少年神情,那是心有所戀、從此劍鋒所向也要將人保全的神情。何況他還正有這樣的能力,那必是粉骨殞身也不會退后半步。竟令人如此歆羨。若當年自己也能如此……

    忽然聽見人啞聲開口:“僧住持,若旁人都無資格來勸你,那我呢?當年為了你的妻子,我父親心中不忍,將她送走,爾后全家下獄,滿門皆斬……難道我也不能說這話?”

    他看向那側的玄衣統領……原來那就是當年唯一活下的蕭氏遺孤。

    “太遲了。”僧仲虔搖頭。

    動搖一閃而過,無數風聲、無數人面,哭嚎與吶喊,最后悉數化作妻子含淚的面龐。

    “太遲了。”僧仲虔喃喃道,手中的種子蒲公英一般飄灑要落下,卻暴|露在金光中,無形籠住。

    那彷佛成為了拉鋸的戰場,微光中無數種子飄浮,奮力掙扎著想要脫出,卻被絲線困縛、凝結不動。

    僧仲虔目光落在那紅衣上:“東君,你再出手,怕是就要保不住了。”

    寧離心中劇痛,他情知自己若是顧惜半分己身、便應該松手,不將元力發動,可到最后,心中寸寸冷卻,又寸寸灼燒。他咽下了口中灼燙的鮮血,仍是不退半分:“住持心中也不忍的罷?”

    “我沒有去過妙香佛國,但是聽說過大師,慈悲為懷,設草廬施藥,救了無數人性命。”

    “住持真的忍心建鄴變成人間煉獄?”

    “你的妻子被困在皇陵中。”他盯著僧仲虔的眼睛,“被困在這一處不得超脫,你不想帶她走嗎,去一個自由的天地,帶她魂歸故里……”

    僧仲虔的目光落在一處,寧離若有所覺,猝然回頭。

    玉階高處,只聽一聲清沉:“住持就此罷手,前塵往事,既往不咎。由朕做 主,開皇陵,自可攜靈柩南去。”

    僧仲虔緩慢的嘆了一口氣。

    僧人目光逡巡,越過了寧離,落在身后清峻的身影上。天子分明朝著他在開口,可滿心滿腹,都向著那銀紅的衣袍。那一身緊繃到了極致,只有面上強作的從容。

    也罷。他說:“陛下不要忘記自己諾言。”

    他緩緩轉身,終于回頭,灰色僧袍飄然而去。

    寧離倚劍站在原地,彷佛一根緊到了極致、將要崩裂的弦,直到此刻,心中才稍稍放下一分。他立時撤去了陣中的真氣,悉數籠歸至身中,暖流入腹,那一瞬險些要落淚。

    他緩緩回首,迎著階上裴昭目光。

    廣場廢墟處,忽然響起老尚書顫顫巍巍問話:“東君何意至帝闕?”

    李觀海身死,僧仲虔遠去,三位大宗師眨眼只余一人。可那摧天坼地的力量猶在眼前,無妄境不入建鄴。老尚書直到此刻才敢發問,幾乎用盡全身力氣。

    我?

    我來建鄴作甚?

    四目相對。

    長夜終盡,天色破曉。

    丹霞衣,赤瓔裳的少年緩步走上,踏過一地的硝煙與煙塵。

    無數目光追隨著他的身影,見得千萬輝光中他走到了玉階高處,驟然間抬掌。名為“朱明”的神兵末端,生出的那一根細枝梢頭,顫顫的開出來一朵梅瓣似的花。

    那一枝春色經逢過冬日酷寒嚴苛,終于在金光暖陽中,含苞綻放。

    山河為證,日月為鑒。

    他燦然一笑,朗朗聲音,傳遍九州四海,乾坤玉宇:

    “陛下,我來向您求親。”

    --正文完--

    胡思亂想間,寧離轉身便要倒走,他還要去禁宮深處、自己離開的地方。

    偏偏就是在那一瞬,視線盡頭掠過宮門,教他身形微微一凝。

    唇邊的笑意緩緩垂落,寧離握緊了手中冰冷的劍柄。

    宮門處,不知何時出現了一身灰色僧袍,無聲立在那處,卓然不群。

    天地間,唯有寧離與那僧人站立,若果從高空中看去,兩人竟成犄角之勢。

    那僧人不知在宮門處看了多久,又或許是將將才來,由始至終,都無人能將他發現。

    因著他的舉動,眾人紛紛看去,見那僧人默然不語。

    寧離緩慢道:“僧住持,三年前在北海,你邀我師父垂釣。今日遠道建鄴,不知所為何事?”

    僧人?北海?三年前?

    剎那間眾人心神俱震,陡然間想起來那一段大雍與西蕃對峙的舊事,更有些重臣武將知曉其中的隱秘:昔年波羅覺慧邀請厲觀瀾于白帝城相會,其實是設了一場無人能應的局。因為那時厲觀瀾身在北海,將他拖住的也是一位大宗師。

    沒有想到……竟然是妙香佛國的住持。

    佛國、北海,一南一北,相隔何止于萬里,當時許多人都以為是李觀海因為私憤,而倘若是僧仲虔……

    寧離心下一沉。

    他直覺這不是什么好事。

    僧仲虔撥弄著腕間的佛珠,面上有種奇特的悲天憫人,他緩緩從殿前看過,掠過臺階宮闕、眾生百態,終于道:“貧僧以為,這里也很適合瘴蘿生長罷?”

    旁人面上還有不解,寧離剎那間已是色變,他盯著眼前的僧人,道:“難怪南郊出了疫癥,原來是住持的手筆。”

    如今天氣尚冷,根本不是疫癥該發的時候,只是因為孫妙應在京,興致勃勃,當即啟程施展一身醫術。寧離那時滿心都在裴昭身上,也沒有多想,這時才咋過味來。

    “住持是出家人,慈悲為懷,做這等傷天害理的事情,也不怕遭報應?”

    僧仲虔神色淡淡:“天理昭昭,輪回不爽,貧僧若能遂愿,便是落入阿鼻地獄又如何?”。

    不對。

    一點都不對。

    傳播疫癥、牽連無辜,這根本不是一位德高望重的高僧會做的事情。更何況僧仲虔為佛國住持,從來只聽聞他心腸和善。他若真敢這么做,隨之而來的便是大雍與佛國的爭端。那簡直是要將佛國拖入不義之地,便是再被戰火血洗都有可能。

    寧離緩慢道:“住持是在開玩笑罷?”

    僧仲虔道:“時間還早,貧僧便與東君講個故事罷。”

    他注目著不遠處巍峨的殿宇,那目光竟然有一些遙遠,說道:“從前有一位大雍的士子,自幼通曉詩文,搏得了個神童的名頭。于是他自命不凡,自以為必成賢臣良將。果然登科折桂、三元及第。然而他卻不被皇帝所喜,又卷入爭端,被派到南方小城做了縣令。他初時郁悶,認為才華無處施展,于是縱|情詩樂,游山玩水,恰好在妙香佛國認識一位女郎,兩人結為夫妻,恩愛繾綣。”

    “可惜世事難料,他做出了一番成績,升了官職,攜妻子北上入京后,卻沒想到,竟然被一位權勢通天的大人物看中。那人強擄走了他的妻子,而他無能為力,百無一用是書生吶……自己亦是被下獄流放,所幸故交將他救出,輾轉流落去了佛國,陰差陽錯,當了住持。”

    “士子已經有了通天徹地之能,想要將妻子帶回。但為時已晚,她已經在宮中香消玉殞。縱然有無上神通,也再也換不回她的性命。”

    “……”

    那語調平緩,不疾不徐,彷佛是一位局外人,講述著一個悲傷的故事。

    可寧離知道絕非如此,幾乎是一股冷氣從腳底升起,伴隨著肺腑間的痛意。

    是上皇,沉迷女色,荒|淫|無|道,強奪人妻。

    他聽過那個故事,甚至還在去夔州之前、尚且是幼童之時。那一|夜阿耶與陳則淵的爭執,所談到宮中那位妙香佛國的美人……

    后來沒有人再講過,或許是自知不光彩、刻意的遮掩。

    無論如何都想不到,那竟然是僧仲虔的發妻。

    僧人語調平靜而柔和,并不怒氣,然而聽的人心底一陣邃涼。

    他是來尋仇的。

    他恨上了大雍,這個曾生他、養他的地方。三年前攔住厲觀瀾,助力西蕃。現下趁此宮變,更想要毀滅。與李觀海不同的是,他帶著玉石俱焚的決心,就沒有想過活著回去。

    僧仲虔柔和道:“東君,你和李島主一戰,已經是強弩之末,我無意與你為敵。”

    寧離咽下滾燙的血沫,凝望著灰衣的僧人:“百姓何辜?江山社稷何辜?”

    僧仲虔神情淡淡:“從我去佛國那一日之后,便已經不是雍人。”

    他斬斷了所有的過往,仇恨凝結為了動力。那驅使他的進境一日千里,妙香佛國的無妄境橫空出世,然而誰也不知道,那位大宗師有這樣一段過往。

    “東君年少,天資卓絕,假以時日,或可合道,何必管這塵世爭端?何況,東君現下或許無礙,若執意阻攔,恐怕會傷勢加重……東君難道真的能舍下你的骨血?”

    柔和的勸說,卻像是無形的威脅,一字一字,道出了接下來可能有的場面。

    僧仲虔望著那側丹朱的衣袍,少年郎君丹衣沐血,風神秀麗。他心想那真是青春年少,彷佛自己當年高中之時,也是這般年歲罷?

    那時心中尚還抱著匡扶社稷、河清海晏的夢想,如今想來,彷佛都已經是上輩子的事情了。

    “我心中有恨,東君不會懂。”

    寧離喘|息著:“我如何不懂?我阿耶為上皇佛前替身,囚禁凈居寺中,被他毒害,死后八年未曾下葬。我父王為上皇蒙蔽、輕信于他,以至于天人永隔。”

    “若非陛下心善,我阿耶只怕如今仍停靈廟中,不得入土。我亦因此自幼身纏劇毒,唯恐年壽不永。”

    “你告訴我,我為何不懂!”

    僧仲虔微微一訝,終于第一次看他面目。建初佛會那時新婚燕爾,他確然也在建鄴。元熙末年,春歸建初……少年容貌,依稀和當年風華皎然的僧人彷佛。

    僧仲虔悄無聲息的嘆了一口氣。

    他神情中現出幾分傷感:“東君何必阻攔?”

    回答毫不遲疑:“住持為何孤身赴建鄴,我就為何阻攔。”

    那話語中的堅定與決心教他微微一怔,明光照耀過少年神情,那是心有所戀、從此劍鋒所向也要將人保全的神情。何況他還正有這樣的能力,那必是粉骨殞身也不會退后半步。竟令人如此歆羨。若當年自己也能如此……

    忽然聽見人啞聲開口:“僧住持,若旁人都無資格來勸你,那我呢?當年為了你的妻子,我父親心中不忍,將她送走,爾后全家下獄,滿門皆斬……難道我也不能說這話?”

    他看向那側的玄衣統領……原來那就是當年唯一活下的蕭氏遺孤。

    “太遲了。”僧仲虔搖頭。

    動搖一閃而過,無數風聲、無數人面,哭嚎與吶喊,最后悉數化作妻子含淚的面龐。

    “太遲了。”僧仲虔喃喃道,手中的種子蒲公英一般飄灑要落下,卻暴|露在金光中,無形籠住。

    那彷佛成為了拉鋸的戰場,微光中無數種子飄浮,奮力掙扎著想要脫出,卻被絲線困縛、凝結不動。

    僧仲虔目光落在那紅衣上:“東君,你再出手,怕是就要保不住了。”

    寧離心中劇痛,他情知自己若是顧惜半分己身、便應該松手,不將元力發動,可到最后,心中寸寸冷卻,又寸寸灼燒。他咽下了口中灼燙的鮮血,仍是不退半分:“住持心中也不忍的罷?”

    “我沒有去過妙香佛國,但是聽說過大師,慈悲為懷,設草廬施藥,救了無數人性命。”

    “住持真的忍心建鄴變成人間煉獄?”

    “你的妻子被困在皇陵中。”他盯著僧仲虔的眼睛,“被困在這一處不得超脫,你不想帶她走嗎,去一個自由的天地,帶她魂歸故里……”

    僧仲虔的目光落在一處,寧離若有所覺,猝然回頭。

    玉階高處,只聽一聲清沉:“住持就此罷手,前塵往事,既往不咎。由朕做 主,開皇陵,自可攜靈柩南去。”

    僧仲虔緩慢的嘆了一口氣。

    僧人目光逡巡,越過了寧離,落在身后清峻的身影上。天子分明朝著他在開口,可滿心滿腹,都向著那銀紅的衣袍。那一身緊繃到了極致,只有面上強作的從容。

    也罷。他說:“陛下不要忘記自己諾言。”

    他緩緩轉身,終于回頭,灰色僧袍飄然而去。

    寧離倚劍站在原地,彷佛一根緊到了極致、將要崩裂的弦,直到此刻,心中才稍稍放下一分。他立時撤去了陣中的真氣,悉數籠歸至身中,暖流入腹,那一瞬險些要落淚。

    他緩緩回首,迎著階上裴昭目光。

    廣場廢墟處,忽然響起老尚書顫顫巍巍問話:“東君何意至帝闕?”

    李觀海身死,僧仲虔遠去,三位大宗師眨眼只余一人。可那摧天坼地的力量猶在眼前,無妄境不入建鄴。老尚書直到此刻才敢發問,幾乎用盡全身力氣。

    我?

    我來建鄴作甚?

    四目相對。

    長夜終盡,天色破曉。

    丹霞衣,赤瓔裳的少年緩步走上,踏過一地的硝煙與煙塵。

    無數目光追隨著他的身影,見得千萬輝光中他走到了玉階高處,驟然間抬掌。名為“朱明”的神兵末端,生出的那一根細枝梢頭,顫顫的開出來一朵梅瓣似的花。

    那一枝春色經逢過冬日酷寒嚴苛,終于在金光暖陽中,含苞綻放。

    山河為證,日月為鑒。

    他燦然一笑,朗朗聲音,傳遍九州四海,乾坤玉宇:

    “陛下,我來向您求親。”

    --正文完--

    胡思亂想間,寧離轉身便要倒走,他還要去禁宮深處、自己離開的地方。

    偏偏就是在那一瞬,視線盡頭掠過宮門,教他身形微微一凝。

    唇邊的笑意緩緩垂落,寧離握緊了手中冰冷的劍柄。

    宮門處,不知何時出現了一身灰色僧袍,無聲立在那處,卓然不群。

    天地間,唯有寧離與那僧人站立,若果從高空中看去,兩人竟成犄角之勢。

    那僧人不知在宮門處看了多久,又或許是將將才來,由始至終,都無人能將他發現。

    因著他的舉動,眾人紛紛看去,見那僧人默然不語。

    寧離緩慢道:“僧住持,三年前在北海,你邀我師父垂釣。今日遠道建鄴,不知所為何事?”

    僧人?北海?三年前?

    剎那間眾人心神俱震,陡然間想起來那一段大雍與西蕃對峙的舊事,更有些重臣武將知曉其中的隱秘:昔年波羅覺慧邀請厲觀瀾于白帝城相會,其實是設了一場無人能應的局。因為那時厲觀瀾身在北海,將他拖住的也是一位大宗師。

    沒有想到……竟然是妙香佛國的住持。

    佛國、北海,一南一北,相隔何止于萬里,當時許多人都以為是李觀海因為私憤,而倘若是僧仲虔……

    寧離心下一沉。

    他直覺這不是什么好事。

    僧仲虔撥弄著腕間的佛珠,面上有種奇特的悲天憫人,他緩緩從殿前看過,掠過臺階宮闕、眾生百態,終于道:“貧僧以為,這里也很適合瘴蘿生長罷?”

    旁人面上還有不解,寧離剎那間已是色變,他盯著眼前的僧人,道:“難怪南郊出了疫癥,原來是住持的手筆。”

    如今天氣尚冷,根本不是疫癥該發的時候,只是因為孫妙應在京,興致勃勃,當即啟程施展一身醫術。寧離那時滿心都在裴昭身上,也沒有多想,這時才咋過味來。

    “住持是出家人,慈悲為懷,做這等傷天害理的事情,也不怕遭報應?”

    僧仲虔神色淡淡:“天理昭昭,輪回不爽,貧僧若能遂愿,便是落入阿鼻地獄又如何?”。

    不對。

    一點都不對。

    傳播疫癥、牽連無辜,這根本不是一位德高望重的高僧會做的事情。更何況僧仲虔為佛國住持,從來只聽聞他心腸和善。他若真敢這么做,隨之而來的便是大雍與佛國的爭端。那簡直是要將佛國拖入不義之地,便是再被戰火血洗都有可能。

    寧離緩慢道:“住持是在開玩笑罷?”

    僧仲虔道:“時間還早,貧僧便與東君講個故事罷。”

    他注目著不遠處巍峨的殿宇,那目光竟然有一些遙遠,說道:“從前有一位大雍的士子,自幼通曉詩文,搏得了個神童的名頭。于是他自命不凡,自以為必成賢臣良將。果然登科折桂、三元及第。然而他卻不被皇帝所喜,又卷入爭端,被派到南方小城做了縣令。他初時郁悶,認為才華無處施展,于是縱|情詩樂,游山玩水,恰好在妙香佛國認識一位女郎,兩人結為夫妻,恩愛繾綣。”

    “可惜世事難料,他做出了一番成績,升了官職,攜妻子北上入京后,卻沒想到,竟然被一位權勢通天的大人物看中。那人強擄走了他的妻子,而他無能為力,百無一用是書生吶……自己亦是被下獄流放,所幸故交將他救出,輾轉流落去了佛國,陰差陽錯,當了住持。”

    “士子已經有了通天徹地之能,想要將妻子帶回。但為時已晚,她已經在宮中香消玉殞。縱然有無上神通,也再也換不回她的性命。”

    “……”

    那語調平緩,不疾不徐,彷佛是一位局外人,講述著一個悲傷的故事。

    可寧離知道絕非如此,幾乎是一股冷氣從腳底升起,伴隨著肺腑間的痛意。

    是上皇,沉迷女色,荒|淫|無|道,強奪人妻。

    他聽過那個故事,甚至還在去夔州之前、尚且是幼童之時。那一|夜阿耶與陳則淵的爭執,所談到宮中那位妙香佛國的美人……

    后來沒有人再講過,或許是自知不光彩、刻意的遮掩。

    無論如何都想不到,那竟然是僧仲虔的發妻。

    僧人語調平靜而柔和,并不怒氣,然而聽的人心底一陣邃涼。

    他是來尋仇的。

    他恨上了大雍,這個曾生他、養他的地方。三年前攔住厲觀瀾,助力西蕃。現下趁此宮變,更想要毀滅。與李觀海不同的是,他帶著玉石俱焚的決心,就沒有想過活著回去。

    僧仲虔柔和道:“東君,你和李島主一戰,已經是強弩之末,我無意與你為敵。”

    寧離咽下滾燙的血沫,凝望著灰衣的僧人:“百姓何辜?江山社稷何辜?”

    僧仲虔神情淡淡:“從我去佛國那一日之后,便已經不是雍人。”

    他斬斷了所有的過往,仇恨凝結為了動力。那驅使他的進境一日千里,妙香佛國的無妄境橫空出世,然而誰也不知道,那位大宗師有這樣一段過往。

    “東君年少,天資卓絕,假以時日,或可合道,何必管這塵世爭端?何況,東君現下或許無礙,若執意阻攔,恐怕會傷勢加重……東君難道真的能舍下你的骨血?”

    柔和的勸說,卻像是無形的威脅,一字一字,道出了接下來可能有的場面。

    僧仲虔望著那側丹朱的衣袍,少年郎君丹衣沐血,風神秀麗。他心想那真是青春年少,彷佛自己當年高中之時,也是這般年歲罷?

    那時心中尚還抱著匡扶社稷、河清海晏的夢想,如今想來,彷佛都已經是上輩子的事情了。

    “我心中有恨,東君不會懂。”

    寧離喘|息著:“我如何不懂?我阿耶為上皇佛前替身,囚禁凈居寺中,被他毒害,死后八年未曾下葬。我父王為上皇蒙蔽、輕信于他,以至于天人永隔。”

    “若非陛下心善,我阿耶只怕如今仍停靈廟中,不得入土。我亦因此自幼身纏劇毒,唯恐年壽不永。”

    “你告訴我,我為何不懂!”

    僧仲虔微微一訝,終于第一次看他面目。建初佛會那時新婚燕爾,他確然也在建鄴。元熙末年,春歸建初……少年容貌,依稀和當年風華皎然的僧人彷佛。

    僧仲虔悄無聲息的嘆了一口氣。

    他神情中現出幾分傷感:“東君何必阻攔?”

    回答毫不遲疑:“住持為何孤身赴建鄴,我就為何阻攔。”

    那話語中的堅定與決心教他微微一怔,明光照耀過少年神情,那是心有所戀、從此劍鋒所向也要將人保全的神情。何況他還正有這樣的能力,那必是粉骨殞身也不會退后半步。竟令人如此歆羨。若當年自己也能如此……

    忽然聽見人啞聲開口:“僧住持,若旁人都無資格來勸你,那我呢?當年為了你的妻子,我父親心中不忍,將她送走,爾后全家下獄,滿門皆斬……難道我也不能說這話?”

    他看向那側的玄衣統領……原來那就是當年唯一活下的蕭氏遺孤。

    “太遲了。”僧仲虔搖頭。

    動搖一閃而過,無數風聲、無數人面,哭嚎與吶喊,最后悉數化作妻子含淚的面龐。

    “太遲了。”僧仲虔喃喃道,手中的種子蒲公英一般飄灑要落下,卻暴|露在金光中,無形籠住。

    那彷佛成為了拉鋸的戰場,微光中無數種子飄浮,奮力掙扎著想要脫出,卻被絲線困縛、凝結不動。

    僧仲虔目光落在那紅衣上:“東君,你再出手,怕是就要保不住了。”

    寧離心中劇痛,他情知自己若是顧惜半分己身、便應該松手,不將元力發動,可到最后,心中寸寸冷卻,又寸寸灼燒。他咽下了口中灼燙的鮮血,仍是不退半分:“住持心中也不忍的罷?”

    “我沒有去過妙香佛國,但是聽說過大師,慈悲為懷,設草廬施藥,救了無數人性命。”

    “住持真的忍心建鄴變成人間煉獄?”

    “你的妻子被困在皇陵中。”他盯著僧仲虔的眼睛,“被困在這一處不得超脫,你不想帶她走嗎,去一個自由的天地,帶她魂歸故里……”

    僧仲虔的目光落在一處,寧離若有所覺,猝然回頭。

    玉階高處,只聽一聲清沉:“住持就此罷手,前塵往事,既往不咎。由朕做 主,開皇陵,自可攜靈柩南去。”

    僧仲虔緩慢的嘆了一口氣。

    僧人目光逡巡,越過了寧離,落在身后清峻的身影上。天子分明朝著他在開口,可滿心滿腹,都向著那銀紅的衣袍。那一身緊繃到了極致,只有面上強作的從容。

    也罷。他說:“陛下不要忘記自己諾言。”

    他緩緩轉身,終于回頭,灰色僧袍飄然而去。

    寧離倚劍站在原地,彷佛一根緊到了極致、將要崩裂的弦,直到此刻,心中才稍稍放下一分。他立時撤去了陣中的真氣,悉數籠歸至身中,暖流入腹,那一瞬險些要落淚。

    他緩緩回首,迎著階上裴昭目光。

    廣場廢墟處,忽然響起老尚書顫顫巍巍問話:“東君何意至帝闕?”

    李觀海身死,僧仲虔遠去,三位大宗師眨眼只余一人。可那摧天坼地的力量猶在眼前,無妄境不入建鄴。老尚書直到此刻才敢發問,幾乎用盡全身力氣。

    我?

    我來建鄴作甚?

    四目相對。

    長夜終盡,天色破曉。

    丹霞衣,赤瓔裳的少年緩步走上,踏過一地的硝煙與煙塵。

    無數目光追隨著他的身影,見得千萬輝光中他走到了玉階高處,驟然間抬掌。名為“朱明”的神兵末端,生出的那一根細枝梢頭,顫顫的開出來一朵梅瓣似的花。

    那一枝春色經逢過冬日酷寒嚴苛,終于在金光暖陽中,含苞綻放。

    山河為證,日月為鑒。

    他燦然一笑,朗朗聲音,傳遍九州四海,乾坤玉宇:

    “陛下,我來向您求親。”

    --正文完--

    胡思亂想間,寧離轉身便要倒走,他還要去禁宮深處、自己離開的地方。

    偏偏就是在那一瞬,視線盡頭掠過宮門,教他身形微微一凝。

    唇邊的笑意緩緩垂落,寧離握緊了手中冰冷的劍柄。

    宮門處,不知何時出現了一身灰色僧袍,無聲立在那處,卓然不群。

    天地間,唯有寧離與那僧人站立,若果從高空中看去,兩人竟成犄角之勢。

    那僧人不知在宮門處看了多久,又或許是將將才來,由始至終,都無人能將他發現。

    因著他的舉動,眾人紛紛看去,見那僧人默然不語。

    寧離緩慢道:“僧住持,三年前在北海,你邀我師父垂釣。今日遠道建鄴,不知所為何事?”

    僧人?北海?三年前?

    剎那間眾人心神俱震,陡然間想起來那一段大雍與西蕃對峙的舊事,更有些重臣武將知曉其中的隱秘:昔年波羅覺慧邀請厲觀瀾于白帝城相會,其實是設了一場無人能應的局。因為那時厲觀瀾身在北海,將他拖住的也是一位大宗師。

    沒有想到……竟然是妙香佛國的住持。

    佛國、北海,一南一北,相隔何止于萬里,當時許多人都以為是李觀海因為私憤,而倘若是僧仲虔……

    寧離心下一沉。

    他直覺這不是什么好事。

    僧仲虔撥弄著腕間的佛珠,面上有種奇特的悲天憫人,他緩緩從殿前看過,掠過臺階宮闕、眾生百態,終于道:“貧僧以為,這里也很適合瘴蘿生長罷?”

    旁人面上還有不解,寧離剎那間已是色變,他盯著眼前的僧人,道:“難怪南郊出了疫癥,原來是住持的手筆。”

    如今天氣尚冷,根本不是疫癥該發的時候,只是因為孫妙應在京,興致勃勃,當即啟程施展一身醫術。寧離那時滿心都在裴昭身上,也沒有多想,這時才咋過味來。

    “住持是出家人,慈悲為懷,做這等傷天害理的事情,也不怕遭報應?”

    僧仲虔神色淡淡:“天理昭昭,輪回不爽,貧僧若能遂愿,便是落入阿鼻地獄又如何?”。

    不對。

    一點都不對。

    傳播疫癥、牽連無辜,這根本不是一位德高望重的高僧會做的事情。更何況僧仲虔為佛國住持,從來只聽聞他心腸和善。他若真敢這么做,隨之而來的便是大雍與佛國的爭端。那簡直是要將佛國拖入不義之地,便是再被戰火血洗都有可能。

    寧離緩慢道:“住持是在開玩笑罷?”

    僧仲虔道:“時間還早,貧僧便與東君講個故事罷。”

    他注目著不遠處巍峨的殿宇,那目光竟然有一些遙遠,說道:“從前有一位大雍的士子,自幼通曉詩文,搏得了個神童的名頭。于是他自命不凡,自以為必成賢臣良將。果然登科折桂、三元及第。然而他卻不被皇帝所喜,又卷入爭端,被派到南方小城做了縣令。他初時郁悶,認為才華無處施展,于是縱|情詩樂,游山玩水,恰好在妙香佛國認識一位女郎,兩人結為夫妻,恩愛繾綣。”

    “可惜世事難料,他做出了一番成績,升了官職,攜妻子北上入京后,卻沒想到,竟然被一位權勢通天的大人物看中。那人強擄走了他的妻子,而他無能為力,百無一用是書生吶……自己亦是被下獄流放,所幸故交將他救出,輾轉流落去了佛國,陰差陽錯,當了住持。”

    “士子已經有了通天徹地之能,想要將妻子帶回。但為時已晚,她已經在宮中香消玉殞。縱然有無上神通,也再也換不回她的性命。”

    “……”

    那語調平緩,不疾不徐,彷佛是一位局外人,講述著一個悲傷的故事。

    可寧離知道絕非如此,幾乎是一股冷氣從腳底升起,伴隨著肺腑間的痛意。

    是上皇,沉迷女色,荒|淫|無|道,強奪人妻。

    他聽過那個故事,甚至還在去夔州之前、尚且是幼童之時。那一|夜阿耶與陳則淵的爭執,所談到宮中那位妙香佛國的美人……

    后來沒有人再講過,或許是自知不光彩、刻意的遮掩。

    無論如何都想不到,那竟然是僧仲虔的發妻。

    僧人語調平靜而柔和,并不怒氣,然而聽的人心底一陣邃涼。

    他是來尋仇的。

    他恨上了大雍,這個曾生他、養他的地方。三年前攔住厲觀瀾,助力西蕃。現下趁此宮變,更想要毀滅。與李觀海不同的是,他帶著玉石俱焚的決心,就沒有想過活著回去。

    僧仲虔柔和道:“東君,你和李島主一戰,已經是強弩之末,我無意與你為敵。”

    寧離咽下滾燙的血沫,凝望著灰衣的僧人:“百姓何辜?江山社稷何辜?”

    僧仲虔神情淡淡:“從我去佛國那一日之后,便已經不是雍人。”

    他斬斷了所有的過往,仇恨凝結為了動力。那驅使他的進境一日千里,妙香佛國的無妄境橫空出世,然而誰也不知道,那位大宗師有這樣一段過往。

    “東君年少,天資卓絕,假以時日,或可合道,何必管這塵世爭端?何況,東君現下或許無礙,若執意阻攔,恐怕會傷勢加重……東君難道真的能舍下你的骨血?”

    柔和的勸說,卻像是無形的威脅,一字一字,道出了接下來可能有的場面。

    僧仲虔望著那側丹朱的衣袍,少年郎君丹衣沐血,風神秀麗。他心想那真是青春年少,彷佛自己當年高中之時,也是這般年歲罷?

    那時心中尚還抱著匡扶社稷、河清海晏的夢想,如今想來,彷佛都已經是上輩子的事情了。

    “我心中有恨,東君不會懂。”

    寧離喘|息著:“我如何不懂?我阿耶為上皇佛前替身,囚禁凈居寺中,被他毒害,死后八年未曾下葬。我父王為上皇蒙蔽、輕信于他,以至于天人永隔。”

    “若非陛下心善,我阿耶只怕如今仍停靈廟中,不得入土。我亦因此自幼身纏劇毒,唯恐年壽不永。”

    “你告訴我,我為何不懂!”

    僧仲虔微微一訝,終于第一次看他面目。建初佛會那時新婚燕爾,他確然也在建鄴。元熙末年,春歸建初……少年容貌,依稀和當年風華皎然的僧人彷佛。

    僧仲虔悄無聲息的嘆了一口氣。

    他神情中現出幾分傷感:“東君何必阻攔?”

    回答毫不遲疑:“住持為何孤身赴建鄴,我就為何阻攔。”

    那話語中的堅定與決心教他微微一怔,明光照耀過少年神情,那是心有所戀、從此劍鋒所向也要將人保全的神情。何況他還正有這樣的能力,那必是粉骨殞身也不會退后半步。竟令人如此歆羨。若當年自己也能如此……

    忽然聽見人啞聲開口:“僧住持,若旁人都無資格來勸你,那我呢?當年為了你的妻子,我父親心中不忍,將她送走,爾后全家下獄,滿門皆斬……難道我也不能說這話?”

    他看向那側的玄衣統領……原來那就是當年唯一活下的蕭氏遺孤。

    “太遲了。”僧仲虔搖頭。

    動搖一閃而過,無數風聲、無數人面,哭嚎與吶喊,最后悉數化作妻子含淚的面龐。

    “太遲了。”僧仲虔喃喃道,手中的種子蒲公英一般飄灑要落下,卻暴|露在金光中,無形籠住。

    那彷佛成為了拉鋸的戰場,微光中無數種子飄浮,奮力掙扎著想要脫出,卻被絲線困縛、凝結不動。

    僧仲虔目光落在那紅衣上:“東君,你再出手,怕是就要保不住了。”

    寧離心中劇痛,他情知自己若是顧惜半分己身、便應該松手,不將元力發動,可到最后,心中寸寸冷卻,又寸寸灼燒。他咽下了口中灼燙的鮮血,仍是不退半分:“住持心中也不忍的罷?”

    “我沒有去過妙香佛國,但是聽說過大師,慈悲為懷,設草廬施藥,救了無數人性命。”

    “住持真的忍心建鄴變成人間煉獄?”

    “你的妻子被困在皇陵中。”他盯著僧仲虔的眼睛,“被困在這一處不得超脫,你不想帶她走嗎,去一個自由的天地,帶她魂歸故里……”

    僧仲虔的目光落在一處,寧離若有所覺,猝然回頭。

    玉階高處,只聽一聲清沉:“住持就此罷手,前塵往事,既往不咎。由朕做 主,開皇陵,自可攜靈柩南去。”

    僧仲虔緩慢的嘆了一口氣。

    僧人目光逡巡,越過了寧離,落在身后清峻的身影上。天子分明朝著他在開口,可滿心滿腹,都向著那銀紅的衣袍。那一身緊繃到了極致,只有面上強作的從容。

    也罷。他說:“陛下不要忘記自己諾言。”

    他緩緩轉身,終于回頭,灰色僧袍飄然而去。

    寧離倚劍站在原地,彷佛一根緊到了極致、將要崩裂的弦,直到此刻,心中才稍稍放下一分。他立時撤去了陣中的真氣,悉數籠歸至身中,暖流入腹,那一瞬險些要落淚。

    他緩緩回首,迎著階上裴昭目光。

    廣場廢墟處,忽然響起老尚書顫顫巍巍問話:“東君何意至帝闕?”

    李觀海身死,僧仲虔遠去,三位大宗師眨眼只余一人。可那摧天坼地的力量猶在眼前,無妄境不入建鄴。老尚書直到此刻才敢發問,幾乎用盡全身力氣。

    我?

    我來建鄴作甚?

    四目相對。

    長夜終盡,天色破曉。

    丹霞衣,赤瓔裳的少年緩步走上,踏過一地的硝煙與煙塵。

    無數目光追隨著他的身影,見得千萬輝光中他走到了玉階高處,驟然間抬掌。名為“朱明”的神兵末端,生出的那一根細枝梢頭,顫顫的開出來一朵梅瓣似的花。

    那一枝春色經逢過冬日酷寒嚴苛,終于在金光暖陽中,含苞綻放。

    山河為證,日月為鑒。

    他燦然一笑,朗朗聲音,傳遍九州四海,乾坤玉宇:

    “陛下,我來向您求親。”

    --正文完--

    胡思亂想間,寧離轉身便要倒走,他還要去禁宮深處、自己離開的地方。

    偏偏就是在那一瞬,視線盡頭掠過宮門,教他身形微微一凝。

    唇邊的笑意緩緩垂落,寧離握緊了手中冰冷的劍柄。

    宮門處,不知何時出現了一身灰色僧袍,無聲立在那處,卓然不群。

    天地間,唯有寧離與那僧人站立,若果從高空中看去,兩人竟成犄角之勢。

    那僧人不知在宮門處看了多久,又或許是將將才來,由始至終,都無人能將他發現。

    因著他的舉動,眾人紛紛看去,見那僧人默然不語。

    寧離緩慢道:“僧住持,三年前在北海,你邀我師父垂釣。今日遠道建鄴,不知所為何事?”

    僧人?北海?三年前?

    剎那間眾人心神俱震,陡然間想起來那一段大雍與西蕃對峙的舊事,更有些重臣武將知曉其中的隱秘:昔年波羅覺慧邀請厲觀瀾于白帝城相會,其實是設了一場無人能應的局。因為那時厲觀瀾身在北海,將他拖住的也是一位大宗師。

    沒有想到……竟然是妙香佛國的住持。

    佛國、北海,一南一北,相隔何止于萬里,當時許多人都以為是李觀海因為私憤,而倘若是僧仲虔……

    寧離心下一沉。

    他直覺這不是什么好事。

    僧仲虔撥弄著腕間的佛珠,面上有種奇特的悲天憫人,他緩緩從殿前看過,掠過臺階宮闕、眾生百態,終于道:“貧僧以為,這里也很適合瘴蘿生長罷?”

    旁人面上還有不解,寧離剎那間已是色變,他盯著眼前的僧人,道:“難怪南郊出了疫癥,原來是住持的手筆。”

    如今天氣尚冷,根本不是疫癥該發的時候,只是因為孫妙應在京,興致勃勃,當即啟程施展一身醫術。寧離那時滿心都在裴昭身上,也沒有多想,這時才咋過味來。

    “住持是出家人,慈悲為懷,做這等傷天害理的事情,也不怕遭報應?”

    僧仲虔神色淡淡:“天理昭昭,輪回不爽,貧僧若能遂愿,便是落入阿鼻地獄又如何?”。

    不對。

    一點都不對。

    傳播疫癥、牽連無辜,這根本不是一位德高望重的高僧會做的事情。更何況僧仲虔為佛國住持,從來只聽聞他心腸和善。他若真敢這么做,隨之而來的便是大雍與佛國的爭端。那簡直是要將佛國拖入不義之地,便是再被戰火血洗都有可能。

    寧離緩慢道:“住持是在開玩笑罷?”

    僧仲虔道:“時間還早,貧僧便與東君講個故事罷。”

    他注目著不遠處巍峨的殿宇,那目光竟然有一些遙遠,說道:“從前有一位大雍的士子,自幼通曉詩文,搏得了個神童的名頭。于是他自命不凡,自以為必成賢臣良將。果然登科折桂、三元及第。然而他卻不被皇帝所喜,又卷入爭端,被派到南方小城做了縣令。他初時郁悶,認為才華無處施展,于是縱|情詩樂,游山玩水,恰好在妙香佛國認識一位女郎,兩人結為夫妻,恩愛繾綣。”

    “可惜世事難料,他做出了一番成績,升了官職,攜妻子北上入京后,卻沒想到,竟然被一位權勢通天的大人物看中。那人強擄走了他的妻子,而他無能為力,百無一用是書生吶……自己亦是被下獄流放,所幸故交將他救出,輾轉流落去了佛國,陰差陽錯,當了住持。”

    “士子已經有了通天徹地之能,想要將妻子帶回。但為時已晚,她已經在宮中香消玉殞。縱然有無上神通,也再也換不回她的性命。”

    “……”

    那語調平緩,不疾不徐,彷佛是一位局外人,講述著一個悲傷的故事。

    可寧離知道絕非如此,幾乎是一股冷氣從腳底升起,伴隨著肺腑間的痛意。

    是上皇,沉迷女色,荒|淫|無|道,強奪人妻。

    他聽過那個故事,甚至還在去夔州之前、尚且是幼童之時。那一|夜阿耶與陳則淵的爭執,所談到宮中那位妙香佛國的美人……

    后來沒有人再講過,或許是自知不光彩、刻意的遮掩。

    無論如何都想不到,那竟然是僧仲虔的發妻。

    僧人語調平靜而柔和,并不怒氣,然而聽的人心底一陣邃涼。

    他是來尋仇的。

    他恨上了大雍,這個曾生他、養他的地方。三年前攔住厲觀瀾,助力西蕃。現下趁此宮變,更想要毀滅。與李觀海不同的是,他帶著玉石俱焚的決心,就沒有想過活著回去。

    僧仲虔柔和道:“東君,你和李島主一戰,已經是強弩之末,我無意與你為敵。”

    寧離咽下滾燙的血沫,凝望著灰衣的僧人:“百姓何辜?江山社稷何辜?”

    僧仲虔神情淡淡:“從我去佛國那一日之后,便已經不是雍人。”

    他斬斷了所有的過往,仇恨凝結為了動力。那驅使他的進境一日千里,妙香佛國的無妄境橫空出世,然而誰也不知道,那位大宗師有這樣一段過往。

    “東君年少,天資卓絕,假以時日,或可合道,何必管這塵世爭端?何況,東君現下或許無礙,若執意阻攔,恐怕會傷勢加重……東君難道真的能舍下你的骨血?”

    柔和的勸說,卻像是無形的威脅,一字一字,道出了接下來可能有的場面。

    僧仲虔望著那側丹朱的衣袍,少年郎君丹衣沐血,風神秀麗。他心想那真是青春年少,彷佛自己當年高中之時,也是這般年歲罷?

    那時心中尚還抱著匡扶社稷、河清海晏的夢想,如今想來,彷佛都已經是上輩子的事情了。

    “我心中有恨,東君不會懂。”

    寧離喘|息著:“我如何不懂?我阿耶為上皇佛前替身,囚禁凈居寺中,被他毒害,死后八年未曾下葬。我父王為上皇蒙蔽、輕信于他,以至于天人永隔。”

    “若非陛下心善,我阿耶只怕如今仍停靈廟中,不得入土。我亦因此自幼身纏劇毒,唯恐年壽不永。”

    “你告訴我,我為何不懂!”

    僧仲虔微微一訝,終于第一次看他面目。建初佛會那時新婚燕爾,他確然也在建鄴。元熙末年,春歸建初……少年容貌,依稀和當年風華皎然的僧人彷佛。

    僧仲虔悄無聲息的嘆了一口氣。

    他神情中現出幾分傷感:“東君何必阻攔?”

    回答毫不遲疑:“住持為何孤身赴建鄴,我就為何阻攔。”

    那話語中的堅定與決心教他微微一怔,明光照耀過少年神情,那是心有所戀、從此劍鋒所向也要將人保全的神情。何況他還正有這樣的能力,那必是粉骨殞身也不會退后半步。竟令人如此歆羨。若當年自己也能如此……

    忽然聽見人啞聲開口:“僧住持,若旁人都無資格來勸你,那我呢?當年為了你的妻子,我父親心中不忍,將她送走,爾后全家下獄,滿門皆斬……難道我也不能說這話?”

    他看向那側的玄衣統領……原來那就是當年唯一活下的蕭氏遺孤。

    “太遲了。”僧仲虔搖頭。

    動搖一閃而過,無數風聲、無數人面,哭嚎與吶喊,最后悉數化作妻子含淚的面龐。

    “太遲了。”僧仲虔喃喃道,手中的種子蒲公英一般飄灑要落下,卻暴|露在金光中,無形籠住。

    那彷佛成為了拉鋸的戰場,微光中無數種子飄浮,奮力掙扎著想要脫出,卻被絲線困縛、凝結不動。

    僧仲虔目光落在那紅衣上:“東君,你再出手,怕是就要保不住了。”

    寧離心中劇痛,他情知自己若是顧惜半分己身、便應該松手,不將元力發動,可到最后,心中寸寸冷卻,又寸寸灼燒。他咽下了口中灼燙的鮮血,仍是不退半分:“住持心中也不忍的罷?”

    “我沒有去過妙香佛國,但是聽說過大師,慈悲為懷,設草廬施藥,救了無數人性命。”

    “住持真的忍心建鄴變成人間煉獄?”

    “你的妻子被困在皇陵中。”他盯著僧仲虔的眼睛,“被困在這一處不得超脫,你不想帶她走嗎,去一個自由的天地,帶她魂歸故里……”

    僧仲虔的目光落在一處,寧離若有所覺,猝然回頭。

    玉階高處,只聽一聲清沉:“住持就此罷手,前塵往事,既往不咎。由朕做 主,開皇陵,自可攜靈柩南去。”

    僧仲虔緩慢的嘆了一口氣。

    僧人目光逡巡,越過了寧離,落在身后清峻的身影上。天子分明朝著他在開口,可滿心滿腹,都向著那銀紅的衣袍。那一身緊繃到了極致,只有面上強作的從容。

    也罷。他說:“陛下不要忘記自己諾言。”

    他緩緩轉身,終于回頭,灰色僧袍飄然而去。

    寧離倚劍站在原地,彷佛一根緊到了極致、將要崩裂的弦,直到此刻,心中才稍稍放下一分。他立時撤去了陣中的真氣,悉數籠歸至身中,暖流入腹,那一瞬險些要落淚。

    他緩緩回首,迎著階上裴昭目光。

    廣場廢墟處,忽然響起老尚書顫顫巍巍問話:“東君何意至帝闕?”

    李觀海身死,僧仲虔遠去,三位大宗師眨眼只余一人。可那摧天坼地的力量猶在眼前,無妄境不入建鄴。老尚書直到此刻才敢發問,幾乎用盡全身力氣。

    我?

    我來建鄴作甚?

    四目相對。

    長夜終盡,天色破曉。

    丹霞衣,赤瓔裳的少年緩步走上,踏過一地的硝煙與煙塵。

    無數目光追隨著他的身影,見得千萬輝光中他走到了玉階高處,驟然間抬掌。名為“朱明”的神兵末端,生出的那一根細枝梢頭,顫顫的開出來一朵梅瓣似的花。

    那一枝春色經逢過冬日酷寒嚴苛,終于在金光暖陽中,含苞綻放。

    山河為證,日月為鑒。

    他燦然一笑,朗朗聲音,傳遍九州四海,乾坤玉宇:

    “陛下,我來向您求親。”

    --正文完--

    胡思亂想間,寧離轉身便要倒走,他還要去禁宮深處、自己離開的地方。

    偏偏就是在那一瞬,視線盡頭掠過宮門,教他身形微微一凝。

    唇邊的笑意緩緩垂落,寧離握緊了手中冰冷的劍柄。

    宮門處,不知何時出現了一身灰色僧袍,無聲立在那處,卓然不群。

    天地間,唯有寧離與那僧人站立,若果從高空中看去,兩人竟成犄角之勢。

    那僧人不知在宮門處看了多久,又或許是將將才來,由始至終,都無人能將他發現。

    因著他的舉動,眾人紛紛看去,見那僧人默然不語。

    寧離緩慢道:“僧住持,三年前在北海,你邀我師父垂釣。今日遠道建鄴,不知所為何事?”

    僧人?北海?三年前?

    剎那間眾人心神俱震,陡然間想起來那一段大雍與西蕃對峙的舊事,更有些重臣武將知曉其中的隱秘:昔年波羅覺慧邀請厲觀瀾于白帝城相會,其實是設了一場無人能應的局。因為那時厲觀瀾身在北海,將他拖住的也是一位大宗師。

    沒有想到……竟然是妙香佛國的住持。

    佛國、北海,一南一北,相隔何止于萬里,當時許多人都以為是李觀海因為私憤,而倘若是僧仲虔……

    寧離心下一沉。

    他直覺這不是什么好事。

    僧仲虔撥弄著腕間的佛珠,面上有種奇特的悲天憫人,他緩緩從殿前看過,掠過臺階宮闕、眾生百態,終于道:“貧僧以為,這里也很適合瘴蘿生長罷?”

    旁人面上還有不解,寧離剎那間已是色變,他盯著眼前的僧人,道:“難怪南郊出了疫癥,原來是住持的手筆。”

    如今天氣尚冷,根本不是疫癥該發的時候,只是因為孫妙應在京,興致勃勃,當即啟程施展一身醫術。寧離那時滿心都在裴昭身上,也沒有多想,這時才咋過味來。

    “住持是出家人,慈悲為懷,做這等傷天害理的事情,也不怕遭報應?”

    僧仲虔神色淡淡:“天理昭昭,輪回不爽,貧僧若能遂愿,便是落入阿鼻地獄又如何?”。

    不對。

    一點都不對。

    傳播疫癥、牽連無辜,這根本不是一位德高望重的高僧會做的事情。更何況僧仲虔為佛國住持,從來只聽聞他心腸和善。他若真敢這么做,隨之而來的便是大雍與佛國的爭端。那簡直是要將佛國拖入不義之地,便是再被戰火血洗都有可能。

    寧離緩慢道:“住持是在開玩笑罷?”

    僧仲虔道:“時間還早,貧僧便與東君講個故事罷。”

    他注目著不遠處巍峨的殿宇,那目光竟然有一些遙遠,說道:“從前有一位大雍的士子,自幼通曉詩文,搏得了個神童的名頭。于是他自命不凡,自以為必成賢臣良將。果然登科折桂、三元及第。然而他卻不被皇帝所喜,又卷入爭端,被派到南方小城做了縣令。他初時郁悶,認為才華無處施展,于是縱|情詩樂,游山玩水,恰好在妙香佛國認識一位女郎,兩人結為夫妻,恩愛繾綣。”

    “可惜世事難料,他做出了一番成績,升了官職,攜妻子北上入京后,卻沒想到,竟然被一位權勢通天的大人物看中。那人強擄走了他的妻子,而他無能為力,百無一用是書生吶……自己亦是被下獄流放,所幸故交將他救出,輾轉流落去了佛國,陰差陽錯,當了住持。”

    “士子已經有了通天徹地之能,想要將妻子帶回。但為時已晚,她已經在宮中香消玉殞。縱然有無上神通,也再也換不回她的性命。”

    “……”

    那語調平緩,不疾不徐,彷佛是一位局外人,講述著一個悲傷的故事。

    可寧離知道絕非如此,幾乎是一股冷氣從腳底升起,伴隨著肺腑間的痛意。

    是上皇,沉迷女色,荒|淫|無|道,強奪人妻。

    他聽過那個故事,甚至還在去夔州之前、尚且是幼童之時。那一|夜阿耶與陳則淵的爭執,所談到宮中那位妙香佛國的美人……

    后來沒有人再講過,或許是自知不光彩、刻意的遮掩。

    無論如何都想不到,那竟然是僧仲虔的發妻。

    僧人語調平靜而柔和,并不怒氣,然而聽的人心底一陣邃涼。

    他是來尋仇的。

    他恨上了大雍,這個曾生他、養他的地方。三年前攔住厲觀瀾,助力西蕃。現下趁此宮變,更想要毀滅。與李觀海不同的是,他帶著玉石俱焚的決心,就沒有想過活著回去。

    僧仲虔柔和道:“東君,你和李島主一戰,已經是強弩之末,我無意與你為敵。”

    寧離咽下滾燙的血沫,凝望著灰衣的僧人:“百姓何辜?江山社稷何辜?”

    僧仲虔神情淡淡:“從我去佛國那一日之后,便已經不是雍人。”

    他斬斷了所有的過往,仇恨凝結為了動力。那驅使他的進境一日千里,妙香佛國的無妄境橫空出世,然而誰也不知道,那位大宗師有這樣一段過往。

    “東君年少,天資卓絕,假以時日,或可合道,何必管這塵世爭端?何況,東君現下或許無礙,若執意阻攔,恐怕會傷勢加重……東君難道真的能舍下你的骨血?”

    柔和的勸說,卻像是無形的威脅,一字一字,道出了接下來可能有的場面。

    僧仲虔望著那側丹朱的衣袍,少年郎君丹衣沐血,風神秀麗。他心想那真是青春年少,彷佛自己當年高中之時,也是這般年歲罷?

    那時心中尚還抱著匡扶社稷、河清海晏的夢想,如今想來,彷佛都已經是上輩子的事情了。

    “我心中有恨,東君不會懂。”

    寧離喘|息著:“我如何不懂?我阿耶為上皇佛前替身,囚禁凈居寺中,被他毒害,死后八年未曾下葬。我父王為上皇蒙蔽、輕信于他,以至于天人永隔。”

    “若非陛下心善,我阿耶只怕如今仍停靈廟中,不得入土。我亦因此自幼身纏劇毒,唯恐年壽不永。”

    “你告訴我,我為何不懂!”

    僧仲虔微微一訝,終于第一次看他面目。建初佛會那時新婚燕爾,他確然也在建鄴。元熙末年,春歸建初……少年容貌,依稀和當年風華皎然的僧人彷佛。

    僧仲虔悄無聲息的嘆了一口氣。

    他神情中現出幾分傷感:“東君何必阻攔?”

    回答毫不遲疑:“住持為何孤身赴建鄴,我就為何阻攔。”

    那話語中的堅定與決心教他微微一怔,明光照耀過少年神情,那是心有所戀、從此劍鋒所向也要將人保全的神情。何況他還正有這樣的能力,那必是粉骨殞身也不會退后半步。竟令人如此歆羨。若當年自己也能如此……

    忽然聽見人啞聲開口:“僧住持,若旁人都無資格來勸你,那我呢?當年為了你的妻子,我父親心中不忍,將她送走,爾后全家下獄,滿門皆斬……難道我也不能說這話?”

    他看向那側的玄衣統領……原來那就是當年唯一活下的蕭氏遺孤。

    “太遲了。”僧仲虔搖頭。

    動搖一閃而過,無數風聲、無數人面,哭嚎與吶喊,最后悉數化作妻子含淚的面龐。

    “太遲了。”僧仲虔喃喃道,手中的種子蒲公英一般飄灑要落下,卻暴|露在金光中,無形籠住。

    那彷佛成為了拉鋸的戰場,微光中無數種子飄浮,奮力掙扎著想要脫出,卻被絲線困縛、凝結不動。

    僧仲虔目光落在那紅衣上:“東君,你再出手,怕是就要保不住了。”

    寧離心中劇痛,他情知自己若是顧惜半分己身、便應該松手,不將元力發動,可到最后,心中寸寸冷卻,又寸寸灼燒。他咽下了口中灼燙的鮮血,仍是不退半分:“住持心中也不忍的罷?”

    “我沒有去過妙香佛國,但是聽說過大師,慈悲為懷,設草廬施藥,救了無數人性命。”

    “住持真的忍心建鄴變成人間煉獄?”

    “你的妻子被困在皇陵中。”他盯著僧仲虔的眼睛,“被困在這一處不得超脫,你不想帶她走嗎,去一個自由的天地,帶她魂歸故里……”

    僧仲虔的目光落在一處,寧離若有所覺,猝然回頭。

    玉階高處,只聽一聲清沉:“住持就此罷手,前塵往事,既往不咎。由朕做 主,開皇陵,自可攜靈柩南去。”

    僧仲虔緩慢的嘆了一口氣。

    僧人目光逡巡,越過了寧離,落在身后清峻的身影上。天子分明朝著他在開口,可滿心滿腹,都向著那銀紅的衣袍。那一身緊繃到了極致,只有面上強作的從容。

    也罷。他說:“陛下不要忘記自己諾言。”

    他緩緩轉身,終于回頭,灰色僧袍飄然而去。

    寧離倚劍站在原地,彷佛一根緊到了極致、將要崩裂的弦,直到此刻,心中才稍稍放下一分。他立時撤去了陣中的真氣,悉數籠歸至身中,暖流入腹,那一瞬險些要落淚。

    他緩緩回首,迎著階上裴昭目光。

    廣場廢墟處,忽然響起老尚書顫顫巍巍問話:“東君何意至帝闕?”

    李觀海身死,僧仲虔遠去,三位大宗師眨眼只余一人。可那摧天坼地的力量猶在眼前,無妄境不入建鄴。老尚書直到此刻才敢發問,幾乎用盡全身力氣。

    我?

    我來建鄴作甚?

    四目相對。

    長夜終盡,天色破曉。

    丹霞衣,赤瓔裳的少年緩步走上,踏過一地的硝煙與煙塵。

    無數目光追隨著他的身影,見得千萬輝光中他走到了玉階高處,驟然間抬掌。名為“朱明”的神兵末端,生出的那一根細枝梢頭,顫顫的開出來一朵梅瓣似的花。

    那一枝春色經逢過冬日酷寒嚴苛,終于在金光暖陽中,含苞綻放。

    山河為證,日月為鑒。

    他燦然一笑,朗朗聲音,傳遍九州四海,乾坤玉宇:

    “陛下,我來向您求親。”

    --正文完--

    胡思亂想間,寧離轉身便要倒走,他還要去禁宮深處、自己離開的地方。

    偏偏就是在那一瞬,視線盡頭掠過宮門,教他身形微微一凝。

    唇邊的笑意緩緩垂落,寧離握緊了手中冰冷的劍柄。

    宮門處,不知何時出現了一身灰色僧袍,無聲立在那處,卓然不群。

    天地間,唯有寧離與那僧人站立,若果從高空中看去,兩人竟成犄角之勢。

    那僧人不知在宮門處看了多久,又或許是將將才來,由始至終,都無人能將他發現。

    因著他的舉動,眾人紛紛看去,見那僧人默然不語。

    寧離緩慢道:“僧住持,三年前在北海,你邀我師父垂釣。今日遠道建鄴,不知所為何事?”

    僧人?北海?三年前?

    剎那間眾人心神俱震,陡然間想起來那一段大雍與西蕃對峙的舊事,更有些重臣武將知曉其中的隱秘:昔年波羅覺慧邀請厲觀瀾于白帝城相會,其實是設了一場無人能應的局。因為那時厲觀瀾身在北海,將他拖住的也是一位大宗師。

    沒有想到……竟然是妙香佛國的住持。

    佛國、北海,一南一北,相隔何止于萬里,當時許多人都以為是李觀海因為私憤,而倘若是僧仲虔……

    寧離心下一沉。

    他直覺這不是什么好事。

    僧仲虔撥弄著腕間的佛珠,面上有種奇特的悲天憫人,他緩緩從殿前看過,掠過臺階宮闕、眾生百態,終于道:“貧僧以為,這里也很適合瘴蘿生長罷?”

    旁人面上還有不解,寧離剎那間已是色變,他盯著眼前的僧人,道:“難怪南郊出了疫癥,原來是住持的手筆。”

    如今天氣尚冷,根本不是疫癥該發的時候,只是因為孫妙應在京,興致勃勃,當即啟程施展一身醫術。寧離那時滿心都在裴昭身上,也沒有多想,這時才咋過味來。

    “住持是出家人,慈悲為懷,做這等傷天害理的事情,也不怕遭報應?”

    僧仲虔神色淡淡:“天理昭昭,輪回不爽,貧僧若能遂愿,便是落入阿鼻地獄又如何?”。

    不對。

    一點都不對。

    傳播疫癥、牽連無辜,這根本不是一位德高望重的高僧會做的事情。更何況僧仲虔為佛國住持,從來只聽聞他心腸和善。他若真敢這么做,隨之而來的便是大雍與佛國的爭端。那簡直是要將佛國拖入不義之地,便是再被戰火血洗都有可能。

    寧離緩慢道:“住持是在開玩笑罷?”

    僧仲虔道:“時間還早,貧僧便與東君講個故事罷。”

    他注目著不遠處巍峨的殿宇,那目光竟然有一些遙遠,說道:“從前有一位大雍的士子,自幼通曉詩文,搏得了個神童的名頭。于是他自命不凡,自以為必成賢臣良將。果然登科折桂、三元及第。然而他卻不被皇帝所喜,又卷入爭端,被派到南方小城做了縣令。他初時郁悶,認為才華無處施展,于是縱|情詩樂,游山玩水,恰好在妙香佛國認識一位女郎,兩人結為夫妻,恩愛繾綣。”

    “可惜世事難料,他做出了一番成績,升了官職,攜妻子北上入京后,卻沒想到,竟然被一位權勢通天的大人物看中。那人強擄走了他的妻子,而他無能為力,百無一用是書生吶……自己亦是被下獄流放,所幸故交將他救出,輾轉流落去了佛國,陰差陽錯,當了住持。”

    “士子已經有了通天徹地之能,想要將妻子帶回。但為時已晚,她已經在宮中香消玉殞。縱然有無上神通,也再也換不回她的性命。”

    “……”

    那語調平緩,不疾不徐,彷佛是一位局外人,講述著一個悲傷的故事。

    可寧離知道絕非如此,幾乎是一股冷氣從腳底升起,伴隨著肺腑間的痛意。

    是上皇,沉迷女色,荒|淫|無|道,強奪人妻。

    他聽過那個故事,甚至還在去夔州之前、尚且是幼童之時。那一|夜阿耶與陳則淵的爭執,所談到宮中那位妙香佛國的美人……

    后來沒有人再講過,或許是自知不光彩、刻意的遮掩。

    無論如何都想不到,那竟然是僧仲虔的發妻。

    僧人語調平靜而柔和,并不怒氣,然而聽的人心底一陣邃涼。

    他是來尋仇的。

    他恨上了大雍,這個曾生他、養他的地方。三年前攔住厲觀瀾,助力西蕃。現下趁此宮變,更想要毀滅。與李觀海不同的是,他帶著玉石俱焚的決心,就沒有想過活著回去。

    僧仲虔柔和道:“東君,你和李島主一戰,已經是強弩之末,我無意與你為敵。”

    寧離咽下滾燙的血沫,凝望著灰衣的僧人:“百姓何辜?江山社稷何辜?”

    僧仲虔神情淡淡:“從我去佛國那一日之后,便已經不是雍人。”

    他斬斷了所有的過往,仇恨凝結為了動力。那驅使他的進境一日千里,妙香佛國的無妄境橫空出世,然而誰也不知道,那位大宗師有這樣一段過往。

    “東君年少,天資卓絕,假以時日,或可合道,何必管這塵世爭端?何況,東君現下或許無礙,若執意阻攔,恐怕會傷勢加重……東君難道真的能舍下你的骨血?”

    柔和的勸說,卻像是無形的威脅,一字一字,道出了接下來可能有的場面。

    僧仲虔望著那側丹朱的衣袍,少年郎君丹衣沐血,風神秀麗。他心想那真是青春年少,彷佛自己當年高中之時,也是這般年歲罷?

    那時心中尚還抱著匡扶社稷、河清海晏的夢想,如今想來,彷佛都已經是上輩子的事情了。

    “我心中有恨,東君不會懂。”

    寧離喘|息著:“我如何不懂?我阿耶為上皇佛前替身,囚禁凈居寺中,被他毒害,死后八年未曾下葬。我父王為上皇蒙蔽、輕信于他,以至于天人永隔。”

    “若非陛下心善,我阿耶只怕如今仍停靈廟中,不得入土。我亦因此自幼身纏劇毒,唯恐年壽不永。”

    “你告訴我,我為何不懂!”

    僧仲虔微微一訝,終于第一次看他面目。建初佛會那時新婚燕爾,他確然也在建鄴。元熙末年,春歸建初……少年容貌,依稀和當年風華皎然的僧人彷佛。

    僧仲虔悄無聲息的嘆了一口氣。

    他神情中現出幾分傷感:“東君何必阻攔?”

    回答毫不遲疑:“住持為何孤身赴建鄴,我就為何阻攔。”

    那話語中的堅定與決心教他微微一怔,明光照耀過少年神情,那是心有所戀、從此劍鋒所向也要將人保全的神情。何況他還正有這樣的能力,那必是粉骨殞身也不會退后半步。竟令人如此歆羨。若當年自己也能如此……

    忽然聽見人啞聲開口:“僧住持,若旁人都無資格來勸你,那我呢?當年為了你的妻子,我父親心中不忍,將她送走,爾后全家下獄,滿門皆斬……難道我也不能說這話?”

    他看向那側的玄衣統領……原來那就是當年唯一活下的蕭氏遺孤。

    “太遲了。”僧仲虔搖頭。

    動搖一閃而過,無數風聲、無數人面,哭嚎與吶喊,最后悉數化作妻子含淚的面龐。

    “太遲了。”僧仲虔喃喃道,手中的種子蒲公英一般飄灑要落下,卻暴|露在金光中,無形籠住。

    那彷佛成為了拉鋸的戰場,微光中無數種子飄浮,奮力掙扎著想要脫出,卻被絲線困縛、凝結不動。

    僧仲虔目光落在那紅衣上:“東君,你再出手,怕是就要保不住了。”

    寧離心中劇痛,他情知自己若是顧惜半分己身、便應該松手,不將元力發動,可到最后,心中寸寸冷卻,又寸寸灼燒。他咽下了口中灼燙的鮮血,仍是不退半分:“住持心中也不忍的罷?”

    “我沒有去過妙香佛國,但是聽說過大師,慈悲為懷,設草廬施藥,救了無數人性命。”

    “住持真的忍心建鄴變成人間煉獄?”

    “你的妻子被困在皇陵中。”他盯著僧仲虔的眼睛,“被困在這一處不得超脫,你不想帶她走嗎,去一個自由的天地,帶她魂歸故里……”

    僧仲虔的目光落在一處,寧離若有所覺,猝然回頭。

    玉階高處,只聽一聲清沉:“住持就此罷手,前塵往事,既往不咎。由朕做 主,開皇陵,自可攜靈柩南去。”

    僧仲虔緩慢的嘆了一口氣。

    僧人目光逡巡,越過了寧離,落在身后清峻的身影上。天子分明朝著他在開口,可滿心滿腹,都向著那銀紅的衣袍。那一身緊繃到了極致,只有面上強作的從容。

    也罷。他說:“陛下不要忘記自己諾言。”

    他緩緩轉身,終于回頭,灰色僧袍飄然而去。

    寧離倚劍站在原地,彷佛一根緊到了極致、將要崩裂的弦,直到此刻,心中才稍稍放下一分。他立時撤去了陣中的真氣,悉數籠歸至身中,暖流入腹,那一瞬險些要落淚。

    他緩緩回首,迎著階上裴昭目光。

    廣場廢墟處,忽然響起老尚書顫顫巍巍問話:“東君何意至帝闕?”

    李觀海身死,僧仲虔遠去,三位大宗師眨眼只余一人。可那摧天坼地的力量猶在眼前,無妄境不入建鄴。老尚書直到此刻才敢發問,幾乎用盡全身力氣。

    我?

    我來建鄴作甚?

    四目相對。

    長夜終盡,天色破曉。

    丹霞衣,赤瓔裳的少年緩步走上,踏過一地的硝煙與煙塵。

    無數目光追隨著他的身影,見得千萬輝光中他走到了玉階高處,驟然間抬掌。名為“朱明”的神兵末端,生出的那一根細枝梢頭,顫顫的開出來一朵梅瓣似的花。

    那一枝春色經逢過冬日酷寒嚴苛,終于在金光暖陽中,含苞綻放。

    山河為證,日月為鑒。

    他燦然一笑,朗朗聲音,傳遍九州四海,乾坤玉宇:

    “陛下,我來向您求親。”

    --正文完--

    胡思亂想間,寧離轉身便要倒走,他還要去禁宮深處、自己離開的地方。

    偏偏就是在那一瞬,視線盡頭掠過宮門,教他身形微微一凝。

    唇邊的笑意緩緩垂落,寧離握緊了手中冰冷的劍柄。

    宮門處,不知何時出現了一身灰色僧袍,無聲立在那處,卓然不群。

    天地間,唯有寧離與那僧人站立,若果從高空中看去,兩人竟成犄角之勢。

    那僧人不知在宮門處看了多久,又或許是將將才來,由始至終,都無人能將他發現。

    因著他的舉動,眾人紛紛看去,見那僧人默然不語。

    寧離緩慢道:“僧住持,三年前在北海,你邀我師父垂釣。今日遠道建鄴,不知所為何事?”

    僧人?北海?三年前?

    剎那間眾人心神俱震,陡然間想起來那一段大雍與西蕃對峙的舊事,更有些重臣武將知曉其中的隱秘:昔年波羅覺慧邀請厲觀瀾于白帝城相會,其實是設了一場無人能應的局。因為那時厲觀瀾身在北海,將他拖住的也是一位大宗師。

    沒有想到……竟然是妙香佛國的住持。

    佛國、北海,一南一北,相隔何止于萬里,當時許多人都以為是李觀海因為私憤,而倘若是僧仲虔……

    寧離心下一沉。

    他直覺這不是什么好事。

    僧仲虔撥弄著腕間的佛珠,面上有種奇特的悲天憫人,他緩緩從殿前看過,掠過臺階宮闕、眾生百態,終于道:“貧僧以為,這里也很適合瘴蘿生長罷?”

    旁人面上還有不解,寧離剎那間已是色變,他盯著眼前的僧人,道:“難怪南郊出了疫癥,原來是住持的手筆。”

    如今天氣尚冷,根本不是疫癥該發的時候,只是因為孫妙應在京,興致勃勃,當即啟程施展一身醫術。寧離那時滿心都在裴昭身上,也沒有多想,這時才咋過味來。

    “住持是出家人,慈悲為懷,做這等傷天害理的事情,也不怕遭報應?”

    僧仲虔神色淡淡:“天理昭昭,輪回不爽,貧僧若能遂愿,便是落入阿鼻地獄又如何?”。

    不對。

    一點都不對。

    傳播疫癥、牽連無辜,這根本不是一位德高望重的高僧會做的事情。更何況僧仲虔為佛國住持,從來只聽聞他心腸和善。他若真敢這么做,隨之而來的便是大雍與佛國的爭端。那簡直是要將佛國拖入不義之地,便是再被戰火血洗都有可能。

    寧離緩慢道:“住持是在開玩笑罷?”

    僧仲虔道:“時間還早,貧僧便與東君講個故事罷。”

    他注目著不遠處巍峨的殿宇,那目光竟然有一些遙遠,說道:“從前有一位大雍的士子,自幼通曉詩文,搏得了個神童的名頭。于是他自命不凡,自以為必成賢臣良將。果然登科折桂、三元及第。然而他卻不被皇帝所喜,又卷入爭端,被派到南方小城做了縣令。他初時郁悶,認為才華無處施展,于是縱|情詩樂,游山玩水,恰好在妙香佛國認識一位女郎,兩人結為夫妻,恩愛繾綣。”

    “可惜世事難料,他做出了一番成績,升了官職,攜妻子北上入京后,卻沒想到,竟然被一位權勢通天的大人物看中。那人強擄走了他的妻子,而他無能為力,百無一用是書生吶……自己亦是被下獄流放,所幸故交將他救出,輾轉流落去了佛國,陰差陽錯,當了住持。”

    “士子已經有了通天徹地之能,想要將妻子帶回。但為時已晚,她已經在宮中香消玉殞。縱然有無上神通,也再也換不回她的性命。”

    “……”

    那語調平緩,不疾不徐,彷佛是一位局外人,講述著一個悲傷的故事。

    可寧離知道絕非如此,幾乎是一股冷氣從腳底升起,伴隨著肺腑間的痛意。

    是上皇,沉迷女色,荒|淫|無|道,強奪人妻。

    他聽過那個故事,甚至還在去夔州之前、尚且是幼童之時。那一|夜阿耶與陳則淵的爭執,所談到宮中那位妙香佛國的美人……

    后來沒有人再講過,或許是自知不光彩、刻意的遮掩。

    無論如何都想不到,那竟然是僧仲虔的發妻。

    僧人語調平靜而柔和,并不怒氣,然而聽的人心底一陣邃涼。

    他是來尋仇的。

    他恨上了大雍,這個曾生他、養他的地方。三年前攔住厲觀瀾,助力西蕃。現下趁此宮變,更想要毀滅。與李觀海不同的是,他帶著玉石俱焚的決心,就沒有想過活著回去。

    僧仲虔柔和道:“東君,你和李島主一戰,已經是強弩之末,我無意與你為敵。”

    寧離咽下滾燙的血沫,凝望著灰衣的僧人:“百姓何辜?江山社稷何辜?”

    僧仲虔神情淡淡:“從我去佛國那一日之后,便已經不是雍人。”

    他斬斷了所有的過往,仇恨凝結為了動力。那驅使他的進境一日千里,妙香佛國的無妄境橫空出世,然而誰也不知道,那位大宗師有這樣一段過往。

    “東君年少,天資卓絕,假以時日,或可合道,何必管這塵世爭端?何況,東君現下或許無礙,若執意阻攔,恐怕會傷勢加重……東君難道真的能舍下你的骨血?”

    柔和的勸說,卻像是無形的威脅,一字一字,道出了接下來可能有的場面。

    僧仲虔望著那側丹朱的衣袍,少年郎君丹衣沐血,風神秀麗。他心想那真是青春年少,彷佛自己當年高中之時,也是這般年歲罷?

    那時心中尚還抱著匡扶社稷、河清海晏的夢想,如今想來,彷佛都已經是上輩子的事情了。

    “我心中有恨,東君不會懂。”

    寧離喘|息著:“我如何不懂?我阿耶為上皇佛前替身,囚禁凈居寺中,被他毒害,死后八年未曾下葬。我父王為上皇蒙蔽、輕信于他,以至于天人永隔。”

    “若非陛下心善,我阿耶只怕如今仍停靈廟中,不得入土。我亦因此自幼身纏劇毒,唯恐年壽不永。”

    “你告訴我,我為何不懂!”

    僧仲虔微微一訝,終于第一次看他面目。建初佛會那時新婚燕爾,他確然也在建鄴。元熙末年,春歸建初……少年容貌,依稀和當年風華皎然的僧人彷佛。

    僧仲虔悄無聲息的嘆了一口氣。

    他神情中現出幾分傷感:“東君何必阻攔?”

    回答毫不遲疑:“住持為何孤身赴建鄴,我就為何阻攔。”

    那話語中的堅定與決心教他微微一怔,明光照耀過少年神情,那是心有所戀、從此劍鋒所向也要將人保全的神情。何況他還正有這樣的能力,那必是粉骨殞身也不會退后半步。竟令人如此歆羨。若當年自己也能如此……

    忽然聽見人啞聲開口:“僧住持,若旁人都無資格來勸你,那我呢?當年為了你的妻子,我父親心中不忍,將她送走,爾后全家下獄,滿門皆斬……難道我也不能說這話?”

    他看向那側的玄衣統領……原來那就是當年唯一活下的蕭氏遺孤。

    “太遲了。”僧仲虔搖頭。

    動搖一閃而過,無數風聲、無數人面,哭嚎與吶喊,最后悉數化作妻子含淚的面龐。

    “太遲了。”僧仲虔喃喃道,手中的種子蒲公英一般飄灑要落下,卻暴|露在金光中,無形籠住。

    那彷佛成為了拉鋸的戰場,微光中無數種子飄浮,奮力掙扎著想要脫出,卻被絲線困縛、凝結不動。

    僧仲虔目光落在那紅衣上:“東君,你再出手,怕是就要保不住了。”

    寧離心中劇痛,他情知自己若是顧惜半分己身、便應該松手,不將元力發動,可到最后,心中寸寸冷卻,又寸寸灼燒。他咽下了口中灼燙的鮮血,仍是不退半分:“住持心中也不忍的罷?”

    “我沒有去過妙香佛國,但是聽說過大師,慈悲為懷,設草廬施藥,救了無數人性命。”

    “住持真的忍心建鄴變成人間煉獄?”

    “你的妻子被困在皇陵中。”他盯著僧仲虔的眼睛,“被困在這一處不得超脫,你不想帶她走嗎,去一個自由的天地,帶她魂歸故里……”

    僧仲虔的目光落在一處,寧離若有所覺,猝然回頭。

    玉階高處,只聽一聲清沉:“住持就此罷手,前塵往事,既往不咎。由朕做 主,開皇陵,自可攜靈柩南去。”

    僧仲虔緩慢的嘆了一口氣。

    僧人目光逡巡,越過了寧離,落在身后清峻的身影上。天子分明朝著他在開口,可滿心滿腹,都向著那銀紅的衣袍。那一身緊繃到了極致,只有面上強作的從容。

    也罷。他說:“陛下不要忘記自己諾言。”

    他緩緩轉身,終于回頭,灰色僧袍飄然而去。

    寧離倚劍站在原地,彷佛一根緊到了極致、將要崩裂的弦,直到此刻,心中才稍稍放下一分。他立時撤去了陣中的真氣,悉數籠歸至身中,暖流入腹,那一瞬險些要落淚。

    他緩緩回首,迎著階上裴昭目光。

    廣場廢墟處,忽然響起老尚書顫顫巍巍問話:“東君何意至帝闕?”

    李觀海身死,僧仲虔遠去,三位大宗師眨眼只余一人。可那摧天坼地的力量猶在眼前,無妄境不入建鄴。老尚書直到此刻才敢發問,幾乎用盡全身力氣。

    我?

    我來建鄴作甚?

    四目相對。

    長夜終盡,天色破曉。

    丹霞衣,赤瓔裳的少年緩步走上,踏過一地的硝煙與煙塵。

    無數目光追隨著他的身影,見得千萬輝光中他走到了玉階高處,驟然間抬掌。名為“朱明”的神兵末端,生出的那一根細枝梢頭,顫顫的開出來一朵梅瓣似的花。

    那一枝春色經逢過冬日酷寒嚴苛,終于在金光暖陽中,含苞綻放。

    山河為證,日月為鑒。

    他燦然一笑,朗朗聲音,傳遍九州四海,乾坤玉宇:

    “陛下,我來向您求親。”

    --正文完--

主站蜘蛛池模板: 亚洲另类欧美综合久久|天天澡夜夜澡人人澡|最近免费中文字幕完整视频|精品bbwbbwbbwbbwbbwbbw|色婷婷五月另类综合视频在线|黄石第五季第9集回归 | 国产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|朋友的丰满人妻中文字幕|中文字幕乱伦视频|日韩黄色三级|台湾综合色|伊人影院久久 国产麻豆另类=aV|极品久久久久|桃花色综合影院|国产夜恋视频在线观看|美女=av免费在线观看|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| 亚洲人片在线观看天堂无码|国产肥白大熟妇bbbb|天堂а在线地址8最新版|精品精品99|波多野结衣激情XXⅩXXX|国产伦精品免编号公布 | 三级国产99久久|#NAME?|亚洲第7页|贪婪欲望之岛在线|97爱亚洲|国产精品偷乱一区二区三区 | 狼人影院在线观看|成人免费观看视频大全|四虎成人精品永久免费=av|1区2区3区视频|有码在线播放|人妻被粗大猛进猛出国产 | 日本真人边吃奶边做爽动态图|青娱乐激情视频|日本熟妇人妻XXXXX免费看|日本天堂免费|国产麻豆xxxxhdfree|亚洲码欧美码一区二区三区 | 一本到亚洲网|99久久精品国产欧美主题曲|973理论片235影院|国产一区二区高清在线|亚州国产视频|国产精品一卡二卡三卡 | 大内密探零零性在线|中文字幕无码免费久久|xxxxx中国少妇|男男调教小太正裸体|虎白女粉嫩尤物福利视频|成人一级免费 | 色蜜桃=av|四虎影院在线看|最色网ww|爱色=av|欧美另类日韩|69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中文 | 人与牲口性恔配视频免费|亚洲成=a人片4444|性XXXX18免费观看视频|狠狠亚洲婷婷综合色香五月排名|四虎影院免费|天天拍拍天天干 | 91中文在线|青草久久免费视频|免费视频专区一国产盗摄|国产在线播放网站|亚洲视频在线免费|久久人人97超碰com | 国产精品爽爽=aV在线观看|国产蝌蚪视频在线观看|超碰伊人|国产二区不卡|亚洲高清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|无码成人中文字幕不卡 | 一本久道在线|#NAME?|成人在线www|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久久影院|精品日韩=av高清一区二区三区|chinese乱国产伦video | 精品久久久久久亚洲综合网站|c=aopeng人人|蜜桃婷婷|国产高潮抽搐在线观看|中文字幕亚洲专区|第四色中文综合网 | 在线看无码的免费网站|一本久道久久综合婷婷鲸鱼|九九爱在线视频观看免费视频|少妇久久久久久久久久|91视频免费网址|青青草自拍偷拍 | 大地免费资源|成人综合色区|无码综合天天久久综合网|男人猛躁女人网站|国产午夜福利小视频合集|国产女人与公拘交在线播放 | 午夜特片|中文久久久久|亚洲精品美女色诱在线播放|大地资源在线观看视频在线|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精品免费|豪放女大兵免费观看bd www欧美精品|成全在线观看免费高清动漫|富婆推油偷高潮叫嗷嗷叫|久久做受WWW|韩国羞羞|日韩亚洲欧美中文三级 | 最新国产精品毛片在线|和少妇做爰3p视频|www.youjizz.com在线观看|成人在线观看国产|成人久久精品|免费观看h视频 | 国产一级淫片=a免费播放口欧美|久久久久国产视频|#NAME?|9色国产精品|9免费视频|91在线网址 | 国产一区2区3区|一级片=a=a|日韩欧美不卡一卡二卡3卡四卡2021免费|国产深夜福利在线|免费=a级黄色片|肉感饱满中年熟妇日本 | 国产在线专区|一本一道=av中文字幕无码|天天干天天看天天操|992tv成人免费影院|精品午夜福利在线视在亚洲|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2021 | 亚洲午夜久久久综合37日本|欧美高潮抽搐喷水大叫|啪一啪鲁一鲁|亚洲欧洲美洲无码精品V=a|亚洲高清视频网站|三级黄色影院 | 亚洲日韩激情无码中出|#NAME?|eee女女色www网站|97品白浆高清久久久久久|鲍鱼网站在线观看|亚洲一区二区三区高清 |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免费观看|黄色=a毛片|日韩欧美亚洲一区二区|日韩午夜免费视频|日本三级网站视频|欧美性生恔XXXXXDDDD | 丁香花在线影院观看在线播放|成人网页在线|日本一码二码三码在线|偷拍25位美女撒尿bbb片户外|十八禁韩国女主播vip秀362视频|色哺乳xxxxhd国产 | 宅男噜噜噜66国产在线观看|色姑娘综合|99久久久国产精品日本久久区一|亚洲成人自拍网|国产亚洲精品第一综合另类|精品亚洲一 |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制服换脸|中文字幕极品|文中字幕一区二区三区视频播放|亚洲欧洲美洲综合色网|成人爱爱=a=a啪啪看片|五十六十老熟女HD60 | 偷欢人妻HD三级中文|不卡一区在线观看|午夜激情视频在线|eeuss国产一区二区三区|日本大尺码专区mv|久久免费小视频 | ch=aopeng在线观看|成人综合区一区|#NAME?|无遮挡又色又刺激的女人视频|#NAME?|日韩精品乱码=av一区二区 | 影音先锋99|成年女人免费大片视频|天天色草|特黄=a=a级毛片免费视频播放|3级片免费|在线观看中文字幕视频 | 5555www色欧美视频|免费裸体视频女性|三级成人毛片|日韩日韩日韩日韩日韩|日韩亚洲国产高清免费视频|#NAME? | 新91在线视频|蜜臂精品国产高清在线观看|日韩国产黄色片|亚洲精品永久入口|国产成人午夜福利免费无码R|欧美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| 粗壮挺进邻居人妻无码|久久天天拍|#NAME?|日本亚洲黄色|久久精品国产只有精品96|日本成年人免费网站 | 天天看片导航|又粗又猛又黄又爽无遮挡|人妻无码专区一区二区三区|国产l精品国产亚洲区久久|少妇被又大又粗猛烈进出视频|国产精品夜色一区二区三区 | 亚洲=av日韩=av无码黑人|亚洲国产成人=aV毛片大全|成人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|亚洲成人在线观看视频|超碰97人人干|精品精品精品 | 亚洲成人伦理|国产在线一|91超碰碰|小s=ao货水好多真紧h无码视频|久久亚洲精精品中文字幕|欧美日韩午夜精品 | 日韩一级色|亚洲一级成人|亚洲=aV无码专区亚洲=aV桃花岛|91啦在线观看|性高潮久久久久久久|国产美女国产爽字 | 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=av|少妇又白又嫩又色又粗|欧美日韩精品免费观看视一区二区|国产手机精品一区二区|伊人=av网|久久大香萑太香蕉=aV黄软件 | 亚洲欧美一级久久精品|在线观看午夜视频|日本日韩欧美|久久久新视频|国产精品一色哟哟|98精品在线 | 国产精品第一页在线播放|久久精品人人人人人人|亚洲精品一区久久久久一品=aV|欧美7777|美女全身赤裸裸免费网站|在线视频三区 | 国产高跟丝袜脚交视频|最短的距离是圆的高清在线观看|一区二区三区视频播放|国产精品黄页在线播放免费|#NAME?|精品国产乱码久久久久久中文 |